东莞10岁男孩啃书吃纸两年
东莞10岁男孩啃书吃纸两年
继去年接诊一个通过“喝墨水”来缓解内心不安和焦虑的11岁小男孩后,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未成年心理咨询门诊主任胡庆菊前不久又接诊了一个10岁的小男孩,没事就爱啃书本、吃纸。
小江今年10岁,读五年级,成绩很优秀,被爸爸张先生带到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未成年心理咨询门诊时,小江已经“吃书”有两年了。
“一整本书都没了书角,班上同学父母还反映他喜欢吃纸。”张先生说,刚开始发现孩子啃书时,以为是孩子的坏习惯,“问他什么原因,他就不作声,批评他改正这些行为,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吃纸吃得更厉害,甚至把一整张纸都吃到肚子里。”
最近,老师反映小江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几次拿着砖头去砸同学,脾气暴躁,老师批评他,不作声就跑出去,还说要跳楼。没办法,老师只好通知张先生带小江回家并建议去看心理医生。
胡庆菊主任对小江进行一系列的躯体检查和心理检查,对小江初步诊断为心理因素引起的“异食症”。
“小江吃纸的行为都在学校发生,这与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有关系,压力的不合理宣泄产生了异食症,家长对他啃书行为的斥责却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导致病情的加重。”
胡庆菊主任分析,导致小江得“异食症”的心理因素,其一就是不良的亲子关系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孩子不爱与家人交流。在学校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出现矛盾时,会有极端行为。
其次,学习压力造成的焦虑也是小江得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小江学习成绩不好时,父母就会给与批评,小江自己也很要强, 当学习遇到困难或者学习成绩差的时候,自己也会出现烦躁焦虑。
就这样,小江在出现情绪难以发泄的情况下,以啃书本来缓解自身的焦虑。
什么叫”异食症”
胡庆菊主任说,异食症是儿童在摄食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一种异常嗜好,对毫无营养、通常不应取食的异物,如玻璃、煤渣、土块、砂石、肥皂、纸张、火柴、纽扣、毛发、毛线等 ,进行难以控制的咀嚼与吞食。
首先要排除生理因素再考虑心理和环境因素
“临床上发生异食症的患儿较多受到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分离、缺少情感关怀、学习压力紧张、缺乏伙伴等心因性影响。”胡庆菊主任提醒,如果孩子有异食症,首先要排除生理因素,比如体内是否缺乏微量元素锌,然后再就要考虑是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了。
如何预防孩子得“心病”
家长要给予孩子多些关爱,多与孩子沟通谈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绪给与化解,对于孩子做对的事情要多点给予鼓励。
对于孩子做错的事情寻找原因给与指正,不要过度批评或者打骂孩子。
此外,孩子学习紧张,可适当带孩子外出放松减压,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和抗挫折能力。(来源:东莞时报 )
下一篇:东莞市工商局直属事业单位面向全市选调8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