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学位供给要数量更要质量

  学位供给要数量更要质量 
 
  4月30日起,东莞18所优质民校启动小升初面谈工作。“五一”期间,东华初级中学等学校已集中开始面谈,共有超过万名学生参与面谈,今年小升初生源争抢大战正式拉开帷幕。媒体报道,上述民校竞争激烈,报名录取比例有的达到16∶1,而部分民办学校的公办班的录取比更是达到90∶1。
 
  另外,东华中学初一超过6000人的招生规模,也成为不少相关人士关注的焦点。近两年,东莞小学毕业生都是6万人左右,仅民校初一提供的学位就在不断增加,预计今明两年还会有新的大型优质民校开学,全市还有其他100多所公办和普通民办初中可以提供大量的初一学位。
 
  4月30日也是东莞市积分入学报名的首日。据统计,今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共为随迁子女提供35071个积分学位(含优惠政策),比去年增加23.8%,其中民办学位4500多个。虽然首日东城、虎门、长安等镇街出现了火爆局面,但媒体报道,在莞城街道等镇街前往递交资料的家长寥寥无几。
 
  今年还是东莞首次在全市范围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其实早在2012年,市教育局就鼓励各镇街尝试向民办学校购买了224个学位。但在试点的6镇街中,有4个镇街的学位因不受家长“待见”而未成功购买。
 
  优质民办学校与部分镇街积分入学的一热一冷,这体现了东莞的优势民办学校竞争日趋“白热化”,市场竞争给各民校甚至是公办学校带来了“提升内功”的紧迫性。由此可见,发展民办教育不再是教育资源短缺、生存所迫的无奈之策,而是为了改革和发展而作出的主动选择。正如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只有把自由竞争的私人企业引入进来,充满活力的新的国家教育体系才有可能建立。
 
  但正因如此,与供给数量相比,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供给的结构与质量。这也是很多家长的疑惑,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可为什么教育焦虑反而加重?这正是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缺乏的体现。笔者认为,首先政府应该把更多的教育投入,投向公共基础教育领域,其次要努力做好学校的均衡发展和平等竞争。政府部门要立足教育公平来思考自身的责任,推进教育改革,这样才能缩小通过积分入学的随迁子女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差距,切实推进教育均等化。
 
  上周,《东莞市调整公办(集体办)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标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外公开征求意见,按照《方案》,公办幼儿园收费每年将增加1000—2000元,最高涨幅超四成,预计将对全市6.9万名幼儿产生影响。
 
  此次发改局的通报还显示,东莞民办幼儿园保教费的收费标准是公办幼儿园的2倍。幼儿园建设一直以来是东莞的民生短板,多年以来公立幼儿园数量少、入读难等情况为很多市民所垢病。与公立幼儿园的生源相比,更大数量的学前幼儿分布在各家民办幼儿园,而近年来民办幼儿园的保教费也是节节攀升,再加上伙食费和接送费,让家长们叫苦不迭。此次公办幼儿园涨价,不少网友担心,这是否会成为民办幼儿园继续涨价的参照和铺垫。
 
  去年10月,东莞市教育局和财政局曾联合下文,决定两年内拿出1亿余元,对全市公、民办幼儿园进行奖补。但继今年年初48家民办幼儿园费用上涨20%以上后,此番公立幼儿园费用应声涨价。由此来看,政府部门是否应该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补贴方式及效果进行反思和改革?二孩时代来临,学前教育的公平及负担将关系到更多东莞家庭,如何补齐短板,是必须直面的问题。(记者 郭文君)(来源:南方网 )
 
上一篇:松湖中心小学“全人课程”引关注
下一篇:2016GMA第六届广东高校魔术大赛将于5月7日至9日举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