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镇港将致力于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


  镇港将致力于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
 
  从2012年底东莞市委、市政府作出沙田镇虎门港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算起,镇港统筹已三年有余。过去这三年,在没有多少政策优势、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的背景下,镇港每年的经济总量增长都保持在10%以上,GDP也突破百亿元。虎门港全港集装箱吞吐量也超过336万标箱,为镇港统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如今,伴随着统筹发展的深入,镇港融合正在开启新的篇章。2016年,沙田镇党委书记、虎门港党工委书记邓流文透露,接下来的数年,镇港将致力于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促进建设生态港湾城市,打造“智慧、水韵、幸福、宜居”现代港口城市,促进沙田镇虎门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镇港,实现绿色崛起。
 
  这是镇港统筹以来,首次如此完整地提出建设现代港口城市的目标。要知道,在我国的历史上,水运交通要冲多形成一些著名的港口城市,如古时的番禺如今的广州,古时的明州如今的宁波,还有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地理位置的优越和港口条件的好坏是港口城市得于发展的关键,后来则逐渐发展成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
 
  而在东莞,此前,当地的老百姓对于加快港城融合发展早已期盼多年。如今,伴随着虎门二桥的建设进入快车道,未来数年通车在即,镇港打造现代港口城市的愿望再次激起了人们心中的涟漪。
 
  与众不同的港城融合
 
  与典型的港口城市不同的是,镇港GDP在东莞的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2015年,东莞的GDP达到6275亿元,而镇港的GDP才首次突破百亿元。
 
  “北方的营口港和秦皇岛,依托腹地丰富的煤炭、粮食资源,发展成为功能性港口,在我的印象里,港口贡献的GDP几乎能占到整个城市的半壁江山,对相关产业和就业的拉动能力也非常强,这都是虎门港所不具备的。”谈起镇港要建现代港口城市,一位港口内部人士如是说。
 
  除了GDP总量外,镇港在港城融合方面的缓慢进展也是这位人士所担忧的。他说,在镇港统筹发展之前,沙田镇和虎门港的港城融合发展更多停留在纸面上,从道路交通来看,港口大道连接沙田镇的很多道路都常年处于断头状态。镇港统筹发展后,政府在项目引进、土地统筹、征地拆迁上确实有所成效,但在包括产业布局调整与融合、港城道路交通完善、人才引进及配套、城市治理等领域仍有很多地方亟待加快融合。
 
  中山大学教授林江长期关注虎门港的发展,在他看来,一座现代港口城市必须要拥有最基本的四个条件:深水港、发达的服务业、人才和可服务的制造业中心。发展现代港口城市,如果单靠虎门港自己发力,很容易会被其他港口替代。倒不如考虑与南沙港合作,一起发展,从而带动港口城市的发展,这样反而有机会。
 
  他分析称,在货运方面进行分工,南沙港专做大型货柜,虎门港做中小型;对船期要求高的、货值高的货柜可安排在南沙港,而对船期要求低的或货值低的就安排在虎门港;对主线、支线进行分工。最大限度与几大港口避免正面的竞争。借助现有资源,与周边港口有差异化的发展,以合作代替恶性竞争。
 
  林江还指出,沙田镇虽然不是一个制造业中心,没有制造业优势,但有机会整合整个东莞周边地区的货轮,发展仓储物流等行业。努力发展自身的工业,支持港口城市的发展,镇港可跳出水乡片统筹规划的局限,在新形势下作出调整,强化与相邻近区的合作,包括争取与南沙等港口的合作,学习借鉴长安将深圳服务产业嫁接到长安新区的思路。
 
  打好两张“对接牌”
 
  事实上,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南沙自贸片区,已经被列入镇港未来加快现代港口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2015年,从台中到虎门港再到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的首批海铁联运货物,是虎门港第一次实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践。
 
  虎门港集装箱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孙程介绍,目前,虎门港已携手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发展内、外贸水铁联运业务,使得从我国出口或转关出口的货物,可直接经虎门港转道东莞石龙,由铁路运输至中亚甚至欧洲。
 
  孙程说,尽管目前虎门港在“一带一路”方面总的业务量不大,货量货值都比较有限,但把国际物流大通道搭建起来的意义很重要。
 
  大通道的搭建,使东南亚至中亚五国的货物物流运输效率大幅提升,也极大地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也会推动国家同中亚、东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将大力促进港口城市的打造,并使之成为东莞经济的“蓝色引擎”。
 
  而在对接南沙自贸片区方面,随着虎门二桥建设的推进,一水之隔的南沙,也距离镇港咫尺之遥。虎门二桥按照时速100公里的建设标准,12.89公里的路程,意味着从沙田到南沙驾车只要8分钟左右。
 
  在业内人士看来,虎门港与南沙港等周边港口,既是合作关系,也有竞争关系。衡量港口活跃程度最重要的指标还是集装箱,从5万吨级到15万吨级,船舶越来越有大型化的趋势,虎门港的硬件要提升,水深的问题也要解决。不只是南沙,盐田港和蛇口港在内贸船舶大型化方面都遇到了瓶颈,虎门港恰恰是因为小而凸显出优势,但有的时候外来船只不选择深圳广州停靠,要停靠到虎门港,必须要多航行几个小时,有时还要等潮水。
 
  “这样一来,一些远洋航线、大型船舶航线,都没有办法承接,都要依靠周边几个大港。那么,要想依托虎门港发展港口城市,就要找准定位,我们可以作为广州和深圳的喂给港,但更小的码头也可以喂给我们。”一名来自虎门港的内部人士说,虎门港的水深条件达不到,没有能力接欧美航线,但虎门港可以把靠近虎门港的几个东莞镇街充分调动起来,内贸近洋的船运由虎门港来完成。以前是用拖车,拖去周边盐田港等大港口,但随着陆上交通压力的增大和一线城市的发展规划,陆运造成的瓶颈显而易见,所以可以用水路相结合的方式,如此一来,就能在客观上一定程度带动镇港以港兴城,城兴促港。
 
  向海洋要发展的先行者
 
  按照东莞“十三五”规划,虎门港作为东莞市唯一的海上通道,要成为东莞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推手,目前市一级层面已经将虎门港临港产业融合区纳入八大市级战略性产城融合区之一。
 
  上述内部人士透露,作为明显带有临港产业特色的虎门港,未来,将有望获得市一级资源的集中投入。在物流、贸易、临港制造业等方面有望取得突破,随着相关产业的形成,服务配套也将逐渐跟上,产城融合将呈现良性互动,沙田镇虎门港建设滨海新城目标有望提速。
 
  林江认为,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迅猛,潜力巨大,东莞市拥有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虎门港已经具备较有优势的航线资源,随着航线资源的会集,未来有望形成大港区,港区内产业发展一旦获得市级的支持,将大大加速虎门港临海产业带的形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梁立俊则指出,长期以来,沙田镇以石化、粮油、物流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分散,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对于现代港口城市形成不利。镇港要真正成为东莞发展的“蓝色引擎”,带动其他镇街的发展,沙田镇的产业布局首先应该服从港口城市的整体布局,沙田镇要符合虎门港未来的定位,这个定位应该以与虎门港形成关联的整个东莞的产业优势为基础。同时,沙田镇的产业结构要重新聚合,要为港口城市未来形成自贸区模式奠定基础并留出发展空间。
 
  梁立俊认为,镇港在现代港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比照南沙自贸片区的发展经验,在制度引进和建设、现代布局上以“南沙实验,虎门实践”的远见,前瞻性地进行开拓发展,在扩大保税区功能,尝试货币结算、便利资金往来等方面寻找间隙,顺势突破大胆实践走出经验,方能在今后为东莞更多区域所受益。(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东莞将多举措提升月嫂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下一篇:东莞推出首个面向青年商会创业奖学金——“潮青奖”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