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较去年同期增41.38%
我省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较去年同期增41.38%
昨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近期登革热风险提示,截至2016年5月16日,我省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较2015年同期增多41.38%,暂无本地病例报告。
省疾控中心提醒,鉴于气温逐步回升,伊蚊活动逐渐增强,存在发生本地病例的可能性,如蚊媒防控不力,不排除发生本地聚集发病的可能,应予“重点关注”。昨天同时发布的全省媒介伊蚊密度监测结果显示:4月下半月份我省蚊媒密度呈上升趋势,全省共设置1854个监测点,符合防控要求的有1299个点,占70.06%;低密度有346个点,占18.66%;中密度有170个点,占9.17 %;高密度有39个点,占2.10 %。其中,东莞41个监测点,有31个符合防控要求,占75.61%,8个监测点属低密度状态,占19.51%,1个监测点属中密度状态,1个监测点属蚊媒高密度状态,在寮步镇横坑村,BI指数(布雷图指数)高达100.00,(布雷图指数在5以下,属于安全范围;指数大于5属于低密度状态,有传播风险,大于10属于中密度状态,有暴发风险,高于20则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在该地区造成登革热的流行。)
东莞市疾控中心上周就表示,我市尚无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报告,报告输入性病例2例,总体来讲,蚊媒密度呈逐月升高趋势,随着气温的升高,降水的增多,再加上我市居民普遍有养水生植物的习惯,非常有利于蚊子的繁殖,另外我市与东南亚、南美洲等有登革热疫情的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旅游较多,人员往来频繁,因此,我市登革热的防控压力将逐渐加大,预计7~11月我市将进入登革热高发期。
省疾控中心建议,各地及早开展以整治环境卫生、清理蚊虫孳生地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有效切断寨卡、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广大市民人人动手,重点做好消除蚊媒孳生地的工作,自觉对家庭内的花瓶、花盆及花盆托盆等蚊虫孳生地进行清理,并定期开展灭蚊。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疼等症状,及时就诊。(记者 邓文燕)
下一篇:广州实行长途汽车实名购票 去广州的市民记得带身份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