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探索志愿帮教服务
凤凰木上凤凰飞,满枝花香香满枝。最美五月天,莞邑大地,人在景中。近年来,东莞的精神文明建设也绽放出绚丽的花朵。东莞市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统揽,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文明建设等为抓手,城市底蕴和厚度不断增强,城市形象不断改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不断优化。由此造就的城市“软实力”,又成为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使得这座“制造名城”焕发出别样风采。
5月初,东莞市文明委召开全体成员(扩大)会议,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吕业升要求,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为统揽,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即日起,《南方日报·东莞观察》将推出系列报道,展示东莞文明城市创建亮点。
辍学一年多的小林(化名)最近又把爸爸激怒了,由于工作忙碌,小林的爸爸也无暇与儿子沟通,索性将小林关进了阁楼。小林则趁爸爸不在家,用桌子撞碎阁楼的玻璃,并用玻璃将窗帘划成几绺布条,学着电影里的情节,从阁楼的窗户荡到了一楼地面。
离家出走的小林与一帮所谓的“兄弟”混迹于网吧游戏厅,后来,在兄弟帮“大哥”的鼓动下,14岁的小林第一次参与了抢劫,并被送进了派出所。
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的社工、服务总监周小明在得知情况后,开始对小林进行帮教服务,从一开始被小林拒绝乃至爆粗口,周小明以交朋友的心态,慢慢取得小林的信任。近两年来,利用来自教育系统、心理咨询、文化社团、培训机构的志愿服务力量,既帮助小林重拾谋生技能,也帮助小林与父亲建立起健康的亲子沟通。
在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像周小明一样活跃在志愿帮教一线的还有29名专业社工,他们与一批来自公检法司、教育系统、志愿服务团队、青年社会组织组成“青友团”力量,开展重点青少年帮教工作。
5月初,东莞召开文明委全体成员(扩大)会议,审议了《关于开展“暖流东莞 幸福城市”行动的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暖流东莞 幸福城市”行动,打造一批志愿服务示范点,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品牌化、长效化。通过“社工+志愿服务”的联动机制,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已经探索形成了广东省第一个重点青少年岗位化、专业化志愿帮教服务模式。
专业社工帮扶歧途少年
作为广东省第一个专注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示范点,自2012年5月,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创立以来,便主动面向社会开放接受帮教对象。
该中心位于南城街道宏伟路,外墙和内饰都装点得很温馨、有童趣,并富有活力,虽然中心内设立多个青少年兴趣培训教室,但这只占中心志愿服务的一小部分。
在周小明看来,兴趣培养只被看作是“浅层次的志愿服务”,如何用专业的服务,引导歧途青少年走上正路,才是志愿服务的重中之重。
因此,几个兴趣培养教室也往往承担起青少年谈心室的功能。因为在这种没有类似“心理咨询”指向性标语的地方,更能减少青少年的抵触心理使其放松与社工面对面。
曾经,周小明与小林多次在这些布置有架子鼓、画架的地方畅谈。第一次见到小林,周小明说并不是在派出所。在发生抢劫行为的那次离家出走之前,小林还有一次长达三个月没回过家,那时,周小明就已经在陪同小林的父亲寻找小林了。
在一个小卖部门口,周小明见到了穿着邋遢的小林。一听说是父亲让周小明来找自己的,小林很反感,甚至脏话连篇,完全拒绝周小明的靠近。在周小明为小林准备帮扶方案的时候,小林被抓进了派出所。
没想到的是,这为周小明对小林的帮扶提供了转机。小林说,在派出所,当他目睹自己平时崇拜的“大哥”被警察反拷蹲在墙角,“大哥”无所不能的形象顿时崩塌,小林也对抢劫的行为十分后怕。
此后,小林开始接受周小明,并愿意带着周小明去见自己的那帮兄弟。周小明跟他们一起打篮球,认可他们的奇装异服,慢慢取得小林的信任。此后,周小明几乎每周都要找机会策划亲子活动,为小林与父亲创造亲子时间。
起先小林也很反感,小林的父亲又差点对小林的态度而抡起拳头,但周小明就从中劝说,带着这一对父子爬山钓鱼,引导他们交流沟通。
用常人无法想象的耐心,经过半年的时间,周小明让这对父子的关系得以改善。虽然并未亲密无间,但每次小林出去,已经学会跟父亲报备,同时也会帮助父亲做一些工厂的杂务。
“常人眼中有问题的少年,常人眼中不正常的行为,在社工眼中都是正常的,这样才能取得有效的交流。”周小明说,这是每一名社工都拥有的专业素质。
“青友团”聚合志愿服务力量
在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对像小林一样的青少年帮扶,已经不局限于只是发挥社工的力量。
该中心还有600多名参与志愿帮教服务的志愿者,他们来自于公检法司、志愿服务团队、社工机构、青年社会组织等,他们被称为“青友团”,即青少年朋友团队。
“青友团”与社工一起,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发现、寻找他们的优点,并以平等身份与重点青少年建立朋友关系,关注青少年成长中的困惑,积极陪伴和协助青少年解决问题,给予青少年积极正面的引导。
周小明说,对于凭兴趣爱好或梦想而愿意聚在一起实施志愿服务的非专业化志愿者,志愿服务的时间可自由决定;而对于来自公检法司、教育系统、心理咨询机构的志愿服务力量则要接受特殊、突发案例的服务。当然这将由社工负责提前预约,固定完成志愿服务,体现“青友团”的专业化和岗位化。
“在40多个国家注册的心理咨询师、来自东莞市第一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还有东莞市各重点中学的在职老师甚至离退休老师都很积极地加入的‘青友团’,他们在默默地、低调地做着专业化的青少年志愿服务。”周小明说。
对于小林,周小明已经取得初步志愿服务成果,但是周小明还在为小林的未来做打算,通过与“青友团”的平等交流,周小明不仅让小林做到了懂法守法,还为小林在一家调酒师培训学校找到了一个免费的名额。
但周小明不打算让小林白拿这个名额。为了激励小林自食其力,他让小林必须通过合法渠道挣到2500元的学费,剩下2500元他会帮小林争取。怀着对调酒师的浓厚兴趣,小林自己找到了一个小旅馆打扫卫生,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小林终于挣到了2500元。
周小明藏起了内心的感动,送小林去了培训班。
同样在中心担任社工的尹秀娇,也与“青友团”一起,为一位刚走出戒毒所的青少年克服了心理障碍并找到了工作。
21岁的小光(化名)在戒毒所两年,毒瘾基本戒除。在走出戒毒所那一刻,他害怕自己出去后没人接纳,也不知自己还能不能独立生活,情绪焦虑的他甚至拒绝接受戒毒所工作人员的帮教。
察觉到小光的异常情况后,戒毒所的工作人员将情况告知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尹秀娇与“青友团”的一名专业志愿者和一名心理咨询师,以朋友的姿态与小光聊天、谈心。一年多的不断跟进,小光也被这个诚意打动,主动向尹秀娇表示,自己渴望有一份工作,自食其力。最终,小光找到了一份销售员的工作。
发挥公益社会组织的枢纽作用
东莞市是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试点城市之一。调研发现,很多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多是因打工的父母没有时间管教、居住的环境复杂、青春期叛逆不羁等原因而沾染上不良行为。这些青少年对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带有“说教式”、“强制性”的矫正教育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此外,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来自学业、就业、情感上的困惑,因此需要引入更为柔性、多元的社会帮教力量。
在岗位化、专业化的青友团帮教创新模式中,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真诚帮教、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逐渐体现。
2013年,由中央综治委、团中央等指导的“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示范项目”落户东莞并由该中心承接,目前,该组织已完成20名人生导师的专业培训,并为60名重点青少年建立了基础数据库,实现了人生导师与重点青少年的联系对接。
与此同时,该中心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继续开展多种专项救助和帮教服务活动。如“爱传递——流浪青少年帮教服务”“和谐校园,校园欺‘零’”“护苗计划”“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给予青少年免费学业辅导、心理调试等支持。
仅2015年度,该中心就开展个案服务1667人次,总服务人次达43100人次,为青少年提供志愿服务15473.5小时。
周小明说,“青友团”整合了青年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资源,进一步解决了服务岗位与服务需求有效对接的问题。
“这也是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体现。”周小明说,通过一个枢纽整合资源,才能更高效发挥“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机制,避免一个社工服务多个镇街的情况出现。
据了解,目前,一个以市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为圆心,镇街莞香花为网点的社区服务网络正在形成,即通过市镇多种渠道收集反馈重点青少年需求,再由市莞香花中心和镇街莞香花派送专业社工和志愿者至社区的相应帮教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作为东莞公益社会组织的创新样本,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在东莞全力推进“志愿之城”建设中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来源:南方日报 )
下一篇:广发银行东莞分行扶残助残献爱心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