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万江退休老伯暴走诱发原有骨质增生

  万江退休老伯暴走诱发原有骨质增生
 
  家住万江的退休老伯强叔,每天和老伴快走6公里。谁知道月初突发强烈足跟疼痛,一查才发现,是暴走诱发了原有的骨质增生,差点连路都走不了。
 
  市中医院骨七科主任谢庆祥说,因暴走导致身体不适前来就诊的患者并不少见,譬如说会出现踝关节炎、跟腱炎、跖底筋膜炎、足后跟骨质增生疼痛等过量运动所带来的损伤。
 
  暴走诱发骨质增生疼痛
 
  去年底强叔从单位退休,夫妻俩在万江港口大道某小区买了套房子,享受着幸福的退休生活。
 
  “每天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就开始出门走,一次走6-10公里,差不多两个小时。”强叔说,起初他不愿意参加暴走,老婆说为了锻炼身体,拉着他一起暴走,走着走着也就坚持下来了。
 
  可是,意外来了。月初,强叔到小区门口拿东西,“突然就一阵刺痛,痛得走不了路。”强叔说,最后勉强撑到家,孩子把他送去市中医院。到医院一拍片,才发现是后脚跟骨质增生。
 
  谢庆祥说,强叔的脚后跟骨质增生并不是走路带来的,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骨骼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但大部分人无明显症状或体征。
 
  “发现有骨质增生后不必过于紧张,只要不引起症状,可以不做治疗。只有出现相应症状后,才考虑治疗。”谢庆祥说,患者原来有骨质增生,暴走诱发了疼痛症状,先进行保守治疗,如果症状不能缓解,考虑手术治疗。不过,患者不能再进行暴走运动了。
 
  微博坐拥近50万粉丝的广东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师“剖哥”李哲说:“一辆车一年不开,根本不知道有没有毛病,开起来才知道。人也是一样的,运动能暴露身体的问题。”患者在没有经过正常训练的情况下,贸然暴走,最后过度走路诱发足跟骨质增生的疼痛。归根结底,还是患者没有阶梯形运动概念,不懂科学走路。
 
  朋友圈近半数加入运动晒步
 
  “我的手机里装了微信运动、咕咚、平安一生三个软件。”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授何鹏举说。今年52岁的他,每天都会留意圈子里朋友的步数情况。
 
  今年春节回家,亲戚在玩朋友圈运动,何鹏举觉得好奇,回莞上班后就加入微信运动,成为一名晒步族。“加入了才发现,我朋友圈里有500多人,已有200多人加入了微信运动。”何鹏举坦言,当时也被吓了一跳。
 
  自从加入微信运动,何鹏举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不仅不骑自行车上班了,连电梯都尽量不坐了,直接走路增加步数。“不是为了晒,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才是最根本的目的。”何鹏举说,这么长时间,他只有一次拼上了冠军。那天要去东城办事,他上午从城院寮步校区出发,走到了东城东华医院附近,下午又走回城院,当天累积了8万多步的步数。
 
  盲区一:低头含胸
 
  这种方式最容易带来疲劳感。而且,含胸时肺部的舒展空间被“挤压”,呼吸也会变得短促,容易影响心肺功能。
 
  李哲:走路是个全身性运动,很多人只关注腿和脚,忘记了躯干的姿态问题。走路时要收腹,抬头挺胸,下巴与地面平行,背部稍稍向后“收拢”,这样可以防止肩颈背部出现疼痛。目视前方3-6米的地方。
 
  如果想走路达到减肥效果的,要再配上呼吸法。只要在走路时“缩肚”、“挺肚”,搭配“一吸一吐”的呼吸节奏就可以了。简单点说,右脚踏出时默数“一”;左脚踏出时,默数“二”;一边默数一边走,数“一”时缩腹,数“二”时把肚子鼓起来。
 
  盲区二:步子太大
 
  这种姿势走路,脚掌缓冲力变差,对膝关节不好的人来说,会加重关节损伤。
 
  李哲:走路要达到锻炼效果,步频很重要。两脚之间迈开距离接近一米为宜,过大的话没有锻炼效果,而跟日常走路一样的步伐,对肌肉没起到锻炼作用。
 
  正确的每一步下去,肌肉都能达到一种振动。用自己最舒服的步幅即可,走出节奏感很重要。
 
  还要注意一点,走路时以臀大肌启动,用臀部肌肉牵引整个身体往上,迈出步子。如果放松臀部走,对膝关节造成的压力负担会更大。
 
  盲区三:脚掌拖地
 
  这种走姿缓冲较差,容易造成关节、肌肉、足弓的劳损。出现这种走姿的人,要加强对胫骨、脚踝和小腿力量的锻炼,最简单的莫过于踮脚、脚趾点地和脚后跟走路法。
 
  李哲:正确的走路法应该是脚跟先着地,脚心脚掌发力。想做踮脚练习,可以站在台阶边缘,鞋后跟部悬空,先把脚跟尽量下压,再尽量上提,做10-20次。有助于锻炼小腿后群肌肉的耐力和弹性,预防足底的筋膜炎。
 
  盲区四:不摆臂或摆臂过大
 
  走路时不摆臂,行走的平衡性会受到影响;摆臂幅度过大,一则影响速度,二则导致上臂过于疲劳,甚至拉伤。
 
  李哲:摆臂的正确姿势是上臂自然下垂,走起来后,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幅度在30-45度之间为宜。快走时可以像跑步一样,双手握拳,手臂弯曲90度,拇指向上摆臂。快走时直臂摆手,容易对肩关节造成很大的磨损。肩周炎患者另当别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直臂摆治疗。
 
  盲区五:走路八字腿
 
  “外八字”的成因与走路习惯有关,即移步时须左右移动重心,故而脚尖习惯向左右外撇。这样的走姿,既不舒服也不雅观。
 
  李哲:走路时,“微外八”即可。因为脚伸直时,本来就会自带“微外八”。“内八”的走路姿势,可能会造成膝关节之间碰撞,带来关节损伤等问题。
 
  每个人的体态调整都需要时间。行走时找地上的一条直线(地砖或水泥缝),一只脚的脚尖脚跟对齐直线,另一脚与之保持平行,然后照此方向行走,慢慢就可以纠正了。
 
  盲区六:身体歪斜
 
  不少人走路时身体站不正,向前后或左右两侧歪斜,容易引起背痛,也影响走路的速度。
 
  李哲:要改变身体倾斜的行走惯性,通过仰卧起坐来加强腹部肌肉,有助你站得更直。每天靠墙站立10-15分钟,早中晚各一次,坚持一周,也可以得到有效调整。
 
  盲区七:选错鞋子
 
  不适合走路的鞋子有这几个特点:鞋底过薄,走路时会有硌脚的感觉;鞋底过厚过重,走路时感觉腿特别“沉”,或是落地时声音特别大;鞋帮过高,有些人穿着户外运动鞋走路,过高的鞋帮不利于足踝灵活运动;鞋底过硬,鞋底无法弯曲来适应走路时脚底的“滚动”。
 
  李哲:鞋子可以选轻的,掰一下鞋底,应该能较自如地弯曲。穿上走几步,鞋底有轻微的弹力也不至于太软,有一定的防滑性。如果每天走路超过30分钟,那你穿的鞋子要选比平时的尺码稍大些。
 
  选了好鞋子还得绑好鞋带,这点很多人不注意,为了方便一脚蹬,把鞋带系得很松,完全没有发挥鞋子的功用。因为人走路时,抬起脚鞋子没跟上,就没有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盲区八:超龄服役
 
  跟车子一样,鞋子也有报废期。如果鞋子行程超过800公里,就要更换了。
 
  李哲:可以先自检,看看鞋底“花纹”的磨损情况,如果条纹几乎磨平,就证明该换新鞋了。运动鞋建议两年换一次,当然也要结合个人的走路形式和生活习惯。
 
   正确方法学起来
 
  陈勇军说,大家在快走活动前,应该做拉伸准备活动,结束后同样也要进行拉伸。
 
  注意以下几点:拉伸时身体放松,肌肉、肌腱及韧带有轻微拉动感;每个动作最好持续30秒以上,每组间隔15-30秒;深呼吸有助于身体将有氧血液输送至酸痛肌肉部位。
 
  1、头颈:右手举过头顶,将头部向右侧拉动,复位,反复几次,换左手重复。
 
  2、肩部:左手将伸直的右手托起平举,向左拉伸,换手重复。
 
  3、胸部:做扩胸运动。
 
  4、二头肌:手抓住墙角或者任何够高的支撑物,转动上身,坚持10-15秒。
 
  5、三头肌:用一只手抓住另外一边肘关节,轻推且越过身体,直到手触摸到后背。
 
  6、臀肌:左腿放在右腿上,保持弯曲。使左腿触碰胸腔,向左扭转身体看左肩。
 
  7、大腿外侧:被拉伸侧大腿向斜后方伸出,小腿与足外侧面着地,另一侧大腿前弓步膝关节屈曲,双手扶地支撑,拉伸时身体重心移向被伸拉一侧。
 
  8、腿筋:平躺,单腿向上蹬,另一条腿弯曲并保持脚掌着地。用一条毛巾套着挺直的脚,向下轻拉毛巾,同时脚掌上推毛巾。
 
  9、四头肌:单脚站立,身体保持直立。一手扶墙保持平衡,另一只手向上拉同侧脚尖。
 
  10、小腿:一条腿向前跨一大步,另一条腿不动,身体前压。
 
  11、上背:直立,双手抓住与腹部齐高的扶手,后背反复弓起、下压。
 
  12、下腰:仰卧双腿弯曲,双手抱小腿,尽量向胸部拉伸。重复10次,每次30秒。
 
  要起到锻炼效果,陈勇军认为,移动速度(不是平均速度)达到7km/h左右,一能起到比较好的锻炼作用。如果掌握正确的徒步姿势,加以一段时间训练,一般人都能达到。
 
  链接
 
  快走地点推荐
 
  市区有哪些地方适合快走运动锻炼呢?这就来帮你梳理一下。
 
  东城:同沙生态公园、虎英公园、旗峰公园、东城体育公园、榴花公园
 
  南城:水濂山森林公园、南城体育公园、东莞植物园、元美公园
 
  莞城:东莞人民公园、文化广场、东门广场
 
  万江:滨江体育公园、龙湾湿地公园、金鳌洲主题公园(来源:东莞日报)
 
 
 
 
 
 
 
上一篇:常平一工厂疑因食物中毒200多人入院检查
下一篇:东莞成广东唯一获“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地级市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