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常平打击电力设施盗窃行为成效显著

近年来,国内铜价一路高企,而低压供电线路基本以铜芯线为主,破坏与盗窃相对容易,因此,电力设施被盗案件时有发生。由于电力设施被盗,社会停电事件多发,部分线路被盗后带电裸露(被盗线路切口),对群众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对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严重的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8条、119条规定,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构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构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如何有效地打击电力设施被盗案件,保护电力输送“动脉”,一直是供电部门在供电服务和安全管理中需要长期坚持研究的课题。在东莞,常平和松山湖两个区域一直是“电老鼠”经常光顾的重点。在打击“电老鼠”方面,这两个区域的供电部门除了一般传统的宣传、巡查等方式外,更多的采用了科技方式防盗,让“电老鼠”无所遁形。
松山湖:全国首创光纤监控系统防护电缆
今年2月2日凌晨2时41分,一名嫌疑人在松山湖园区偏僻地段准备盗窃电缆。就在嫌疑人掀开电缆沟井盖的瞬间,触发装置立即启动发出报警信息。公安干警和供电人员根据报警定位在9分钟之内迅速赶到现场,首次在电缆沟内抓获了携带作案工具但还来不及实施犯罪行为的盗窃嫌疑人。在该案中,立下头功的当属松山湖在全国首创的光纤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国际先进的长距离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技术,通过在井盖上安装触发装置,一旦井盖出现任何外力入侵,触发装置就会将振动信号通过预埋在电缆沟里的感应光缆进行传递,发出报警和具体位置定位信息。
松山湖的配电网络实行电缆全覆盖,地广人稀,供电人员日常巡视以及公安人员巡逻难度较大,加上缺少群众有力监督,因而成为“电老鼠”经常“光顾”的重点对象,这给当地电网安全运行和社会用电构成严重威胁。
如何对电力电缆进行有效保护,成为摆在东莞松山湖供电分局面前的一大难题。据了解,电力电缆一般敷设在地下电缆沟内,地下环境较为复杂,尤其是湿度温度等因素的变化更容易对“娇气”的电磁元件造成影响,导致常规的感应防盗手段对电力电缆根本无法适用。
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松山湖供电分局联合松山湖管委会、松山湖公安分局开展“三方联动”工作,共同构建了一套电缆沟安全光纤监控系统,并投入应用于电力电缆防盗,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松山湖供电分局配电部主任潘桂昌告诉记者:“该监控系统不易受电磁干扰、湿度和温度等影响,不仅可以布设在比较恶劣的环境,而且误报率低,还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据潘桂昌介绍,该监控系统采用先进的光缆振动传递技术,只要在电缆沟里敷设一根感应光缆,便能对长达八公里电缆沟内布设的所有电缆以及沿线约120个电缆沟井盖进行安全预警,实现持续、动态和长距离的监控。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响应快速出警,该分局还将监控系统的终端设置在公安分局监控室,实现被盗和报警之间两点一线。一旦发生任何外力入侵电力电缆的情况,系统能够实现智能识别和定位具体位置,并第一时间向公安人员发出警报和定位信息,有效提高了打击电力设施盗窃的效率。
数据显示,自2015年5月投入使用以来,该监控系统多次发出井盖非法启动预警,经过供电分局和当地执法分局、公安分局及时联合行动,有效威慑和警示了意图盗窃电缆等各种非法行为。数据显示,2015年度,松山湖地区共有1220米的电力电缆遭受盗窃和破坏,同比2014年大幅下降了68.1%。
常平:警企联动引入“物联网”监控系统
在东莞的镇街中,常平是电力设施被“电老鼠”光顾的重灾区。常平供电分局配电部主任周毅华告诉记者,针对电力设施被盗日趋严重的情况,常平供电分局采取“物防、人防、技防”结合的办法,成效明显。人防方面,供电分局促请常平镇政府出台《奖励办法》,奖励打击电力设施被盗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积极营造“群防群治”的社会大环境。多个村连续多个月“零发案”,其中白花沥、塘角、沙湖口、还珠沥、袁山贝和岗梓村超过12个季度“零发案”,白花沥村更是从2011年第四季度至2016年第一季度连续18个季度实现“零被盗”。实践证明,通过“政企联动、警企协作、群防群治”工作机制,集中了供电部门与镇政府、公安部门、村委会合力落实“人防”,对电力设施保护起着关键性作用。
物防方面,常平供电分局在修复被盗的设施时,将铜线替换成铝线。此外,还在被盗多发点的水泥杆加装防盗伞,缠绕带刺铁丝,在低压铁塔加封防盗铁皮,尤其是对新建的线路、杆塔马上做好物防措施,降低了线路被盗风险。
周毅华向记者透露,相比人防和物防,分局更注重技防的效果,还升级技防措施,对低压线路试运行加装了线路防盗报警器,引入了“物联网”系统,并接入110报警系统,进一步巩固电力设施保护的成效。
在常平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监控大厅里电脑上,民警向记者演示了如何通过电脑监控电力设施:一条线路如果断电超过3秒,该线路的地址将会显示在电脑上,指挥中心将会通知就近的警务室,和以前相比,对案件的反应速度大大加快。
常平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一中队副队长邓少尖告诉记者,警方对于打击电线被盗犯罪嫌疑人一直不遗余力,从2013年至今,常平公安分局破获电力设施被盗案件63宗,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据介绍,警企联动引入“物联网”智能电力设施防盗报警监控管理系统,将监管后台安装到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最大限度发挥了系统作用,并在全镇21个被盗案件多发的“黑点”电房安装了139个传感器,在电房出线(0.4千伏线路)上安装了86个传感器。该批电房和线路至今实现“零发案”,切实提高了电力设施安全保护水平。
而在常平镇袁山贝村,村党工委书记袁国良告诉记者,该村共有25个公共电房,均设置了摄像头,通过村里的监控中心均可实时监控。全村65名治安员佩戴着巡防仪24小时巡防全村,一旦在监控上发现供电设施有情况,监控中心将会通知最近的辅警赶过去。袁国良说:“通过逐步完善各项设施,袁山贝村这3年基本没有发生电力设施被盗案件。(来源:南方日报)
下一篇:何龙海有望代表U15国青参加明年U15亚少赛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