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东莞将召开“建设卫生强市、打造健康东莞”专题会议

  东莞将召开“建设卫生强市、打造健康东莞”专题会议
 
  今年,东莞卫生行业的关键词将是“公立医院改革”,并推进深化改革措施。5月28日上午,东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叶向阳率队做客东莞广播电视台《阳光热线》栏目,并透露东莞将召开“建设卫生强市、打造健康东莞”专题会议,通过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力争个人卫生支出控制在卫生总费用的25%以下。
 
  从2015年5月开始,东莞被确定为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据统计,2012至2015年间,各级政府投入了6亿多元,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等给予补助,逐步建立起稳定的财政投入和补偿机制,减轻公立医院的运行压力。在全面推进医药分开、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情况下,2015年,共为群众减轻医药费用负担近7600万元。
 
  “但是,药品、耗材流通领域的改革还没有真正‘破冰’,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人事薪酬制度有待健全,群众就医负担仍然较重”,叶向阳也坦承,虽然东莞医改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加以解决。
 
  叶向阳说,今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卫生强省”战略。接下来,东莞将以此为契机,召开“建设卫生强市、打造健康东莞”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通过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力争个人卫生支出控制在卫生总费用的25%以下。
 
  叶向阳透露,本次改革的内容,一是继续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取消300元以上的耗材加成,取消患者自主选择医用耗材加成,二是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内部比价关系。据统计,本次改革共调整价格523项,降低检验、检查2类299项,提高手术治疗、综合医疗、中医和民族医治疗3类224项。这次调整的项目,全部列入医保基本支付范围。
 
  该局体制改革科主任科员赖苑波则介绍,总体来说,调整“增”的部分纳入了医保基金的报销范围,并没有增加群众的负担。此外,行政部门拟通过建立新型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可以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进一步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促进医院更加良性的发展。
 
  在节目中,叶向阳透露说,分级诊疗是医改工作的重要抓手,接下来东莞的优质医疗资源将会下沉到基层,居民只要出门步行五至十分钟就可以了,“大家在基层的社区医疗机构能排到大医生的号了,这点应该很受欢迎。”
 
  “分级诊疗后,部分镇街医院出现较大亏损,怎么平衡这个问题”,一名网友咨询说,现行东莞社区卫生政策中对社区医疗机构有倾斜政策,如首诊在社区、报销比例差扩大、计免计生放到社区等,这导致镇级公立医院门诊量住院量严重下降,员工待遇明显下降,有些镇医院已经出现较大的亏损。
 
  对此,赖苑波回应说,分级诊疗标志着医改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医疗服务的发展模式开始转型。目前,东莞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定位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等。由于分级诊疗工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实质上是一个利益格局的再调整,在调整过程当中的确会存在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利益分配问题,“目前我们主要是通过加大财政的投入,改革医保的支持方式还有调整价格政策来解决,我相信慢慢地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记者 欧雅琴)(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中以达成5个合作项目
下一篇:环境改善为麻涌经济发展注入新风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