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东莞将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东莞将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门诊却常常门可罗雀,如何走出这种就诊怪圈?日前,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局长叶向阳一行做客阳光热线时透露,接下来,东莞将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让东莞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届时,患者在社区门诊就能挂到大医生的号,以缓解目前大医院看病拥堵问题。
 
  有了病,老百姓还是喜欢往大医院跑。于是,大医院总是人满为患,而部分镇街医院以及社区门诊却冷冷清清。
 
  推行分级诊疗,让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实现逐级诊疗,双向转诊,将能够有效缓解大医院排队看病的拥堵,同时,可节约看病成本,不浪费医疗资源。日前,东莞市卫生计生局一行做客“阳光热线”时就表示,接下来东莞就将重点推行分级诊疗。
 
  叶向阳表示,目前,东莞正在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98个,成立全科医生团队837支。东莞会通过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等措施,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患者在基层就诊。
 
  “接下来我们的优质医疗资源将会逐步下沉到基层,大家只要出门步行五至十分钟,就可以在基层的社区医疗机构能排到大医生的号了。”叶向阳说。
 
  “推进分级诊疗标志着医改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医疗服务的发展模式已经转型。”东莞市卫生计生局体改科负责人赖苑波也坦言,“分级诊疗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实质上是一个利益格局的再调整,东莞会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价格调整政策,来解决碰到的问题。”
 
  去年5月,东莞已被确定为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这也意味着东莞公立医院改革创新已初见成效。
 
  根据统计,2012至2015年间,东莞各级政府投入了6亿多元,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等给予补助,逐步建立起稳定的财政投入和补偿机制,减轻公立医院的运行压力。2015年,东莞全面推进医药分开,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全年为群众减轻医药费用负担近7600万元。
 
  “东莞医改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药品、耗材流通领域的改革还没有真正‘ 破冰’,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人事薪酬制度有待健全,群众就医负担仍然较重。”叶向阳表示,接下来,改革还将继续深入。从6月1日起,《东莞市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将正式实施,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将在继续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基础上,取消300元以上的耗材加成,取消患者自主选择医用耗材加成。同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内部比价关系。据统计,此次改革共调整价格523项,降低检验、检查2类299项,提高手术治疗、综合医疗、中医和民族医治疗3类224项。
 
  “这次调整的项目,全部列入医保基本支付范围。”赖苑波说:“我们将通过建立新型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可以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进一步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促进医院更加良性的发展。” (记者 肖佩佩)(来源:南方网) 
 
 
 
上一篇:游资染指 大宗商品动性风险暴露
下一篇:市长梁维东:东莞一直有一个“ 汽车梦”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