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文婕靠苦练拿下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团体第一名
孔文婕靠苦练拿下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团体第一名
对于2岁就失去一只手臂的孔文婕来说,7、8岁的时候,在父母的同意下,她选择做一名残疾人运动员,意味着她也为自己选择一段充满荆棘的不同寻常之路。从那开始,她无法在父母身边撒娇,生活全靠自理,学习也不能落下,再加上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对她来说,自强自立是她唯一的路。
在孔文婕不到8岁的时候,在大姑妈同学的帮助下,孔文婕加入了“精英乒乓球俱乐部”,开始自己在东莞英文实验学校长达六年多的求学生涯。每天上午必须训练3小时,下午训练2小时,晚上训练1小时,其余时间里,孔文婕除了课堂学习便是休息,每周周末仅休息半天时间。长年魔鬼式的训练,这份苦是常人难以体会得到的,却也是残疾少年孔文婕目前最主要生活状态。
尽管每天都有繁重和枯燥的训练,但是她总是能咬牙坚持,因为她牢记妈妈对她说的话:“现在受苦,是为将来不再受苦,”这也是她身为残疾人不得不面对的一种选择。她的家人每隔段时间也会从家乡湖南前来看望她,鼓励她,希望她将来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从她身上,可以看到更多地是少年的朝气、奋斗以及自强的精神。她曾参加东莞市联通杯乒乓球比赛获得团体第五名,参加东莞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赛获双打第二名,参加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获团体第一名……大小荣誉她已拿下上百个。
在学校里,她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现年12岁的孔文婕身高已达1.62米,比同龄的孩子高,她的面容也比普通的孩子坚毅许多。为了不耽误学习进度,除了课堂学习以外,她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每天提前一天预习功课,她经常带着自己的问题,这样自主型的学习方式,让她与任课老师、班主任老师的交流也会更多些,确保她的学习进度跟班上其他同学保持一致。
由于失去了右臂,在课堂上,她只能用左手翻书、写字,搬椅子等重物,身边同学也会帮助她,让她在集体生活中并没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差异和不同。由于只能左手握笔写字,她必须利用空闲时间练习书法,这样才能写得一手工整的好字。在平时与同学的相处非常和谐,待人处事方面她显得更加成熟、理智,谁有不开心的事情都会来找她倾诉,阳光、善良的她,成为同学们眼中的 “知心姐姐”。
由于家人不在身边,加上教练带的孩子比较多,孔文婕生活上的事情基本只能靠自己自理。依靠着顽强的斗志,尽管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泪,她却依然展露出动人的笑容,坚定的眼神似乎在告诉别人,她对自己的将来很明确,就是想做一名合格的残疾人运动员,而且一定不会放弃。
在她所在的球馆里,还有一个同样残疾的孩子——黄文娟,也在莞城英文实验学校读书,小文娟在文婕的照料下,一起去上学、放学,她像小大人一样照顾文娟的学习和起居,又像教练一样严厉地训练她的球技。两个小孩一个右臂残疾、一个左腿残疾的两个小女孩,经常相互搀扶着上下楼梯,这样令人感动的画面经常在校园中可以看到。
孔文婕表示,她即将小学毕业了,面临着新的选择,新的挑战,她希望在专业道路上走得更远,因此,她已为能入选国家队做好集训的准备,下一步计划去山东求学,参加训练,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乒乓球球赛技能。(来源:东莞阳光网)
下一篇:莞城2016年感动校园、庆“六一”表彰大会举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