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东莞幼儿园孩子在敬老院献爱心


  上周五一大早,石碣敬老院响起了欢声笑语。东莞尚城幼儿园一帮老师家长和30多个大班的小朋友,带着席子、冰垫、保温饭盒、储物箱、雨伞、面包等礼物来到这里,除了送礼给20多位爷爷奶奶,还给他们唱歌、跳舞、讲故事。
 
  让小朋友很自豪的是,买礼物给爷爷奶奶的钱是他们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义卖里吆喝“赚”来的,另外一群小朋友把义卖赚来的钱,买礼物到东莞特殊儿童学校看望小朋友。
 
  “从义卖到献爱心,在家长的陪同下,孩子全程主导参与,不仅教会孩子学会关爱别人,对孩子的沟通交际能力甚至理财能力,一举多得。”幼教专家、尚城幼儿园校长金成说,这种活动以后将成为学校六一活动的“标配”
 
  孩子吆喝义卖“赚”钱献爱心
 
  岳爱华当天是第一个到敬老院的家长,作为尚城幼儿园的家委会主任,她也是这次义卖献爱心活动的组织者。
 
  “儿子在幼儿园上大班,女儿上中班,我觉得家长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关爱老人,关爱有需要的人,关爱家里的爷爷奶奶,学会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当天,岳爱华特地私人赞助了自家公司生产的20多个储物箱给老人家用。
 
  尚城幼儿园校长金成说,这次六一义卖献爱心活动主要由家委会提起,和学校一拍即合,这个倡议也得到了很多热心家长的支持,这次活动主要在大班和中班孩子中进行,其中中班孩子义卖筹得善款5000多元,到特殊儿童学校看望孩子,大班孩子义卖筹得7000多元,到石碣敬老院来给老人献爱心。
 
  金成校长也带着上大班的女儿参加了义卖献爱心活动。
 
  “我和妹妹卖了鸡翅、箱子和玩具,卖了几百块钱呢。”说起六一义卖活动,岳爱华6岁的儿子东东很是自豪。
 
  金成说,义卖当天,家长和孩子们带着自制的食物、手工、玩具等到幼儿园摆摊,全由孩子吆喝卖东西。
 
  岳爱华当天就给儿子和女儿准备100个自制可乐鸡翅,50个储物箱,60多个玩具,“有些东西是亏本在卖,但都是献爱心,孩子们都很高兴地在那吆喝卖东西,招呼‘顾客’,算钱,像个小大人一样。”
 
  老人家收到礼物笑得合不拢嘴
 
  当天到石碣敬老院的孩子、家长、老师有七八十人,大家都戴上了红领巾,说好给老人家过“六一”,让老人家开心快乐。
 
  现场,家长孩子们给老人家唱歌、跳舞、讲故事,家长还带着孩子们给老人家按摩,陪老人家聊天。看到这些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和家长老师们又唱又跳,20多个老人一个比一个开心,巴掌拍个不停,笑得合不拢嘴,抚摸着孩子的小脑袋,拉着孩子们的小手。
 
  让老人家最开心的是送礼物环节,虽然礼物比较多,无论是大件的席子、雨伞、储物箱、保温饭盒,还是小件的冰垫、面包,孩子们都是自己拿着送到老人家手里。
 
  “看到这么多小朋友,还有礼物收,真的好开心。”87岁的老人梁映从孩子们一进敬老院就笑得合不拢嘴。
 
  专家点评
 
  幼教专家、校长金成:
 
  孩子从活动中学到很多东西
 
  在金成看来,这次活动很有意义:首先,孩子在义卖献爱心中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学会买卖认识货币,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社会性都得到了发展。其次,这次活动全程家长孩子齐参与,促进亲子交流。再次,无论到敬老院还是到特殊儿童学校献爱心,都有助于孩子学会关爱、学会责任和担当。
 
  金成说,这样的“六一”活动特别正能量,在家长中反响特别好,还能感召身边更多人加入爱心公益活动,以后每年“六一”儿童节都会举行。
 
  儿童心理科专家胡庆菊:
 
  家长在生活中也要以身作则
 
  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专家胡庆菊也很推崇家长带孩子参加这一类公益活动,去帮助有困难的人群,让孩子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为别人考虑。
 
  但胡庆菊说,参加公益活动并不是生活中的常态,家长想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尊老爱幼,最好自己从家庭、社会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家长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想让孩子敬老爱老,自己首先要对父母好,在家里要从语言上关爱老人,行动上关心老人,给老人买礼物、夹菜,同时引导孩子帮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长走出家门也要主动给不相识的老人让座、搀扶老人过马路、帮助有需要的老人。耳濡目染,孩子自然而然会成为一个有爱心、有感恩之心的人。(记者 邓文燕)(来源:东莞时报)
 
 
上一篇:梁诗敏:多数父母未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
下一篇:“正阳”社工组织社区居民包粽子送独居高龄老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