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赛从注重造势向注重实际对接效果升级

创业大赛从注重造势向注重实际对接效果升级
创业热潮下,各类比赛不断,创业者、主办方、投资方都在谨慎选择。昨日,2016第四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浩方杯”商业信息化创新创业竞赛(简称“浩方杯”)在东莞道滘镇举行,而就在上周,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2016年中集智谷杯“赢在东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集智谷杯”)启动。随着各类型创业大赛的数量增加,比赛从注重造势向注重实际对接效果升级,主办方设立创投基金,提供深度服务,助力项目落地。
优秀项目能拿到孵化基金
这是一场专属于电商类别的比赛。“浩方杯”总决赛昨日举行,分设跨境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移动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子商务四个组别,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选手近600人,其中有10支香港高校团队,现场火热PK。
总决赛中,各竞赛组别前三名的参赛队除了获得丰厚的奖金外,优秀项目还能拿到浩方集团旗下浩方创投提供的孵化基金,50万元起。浩方集团副总裁张莉透露,评委从“企业制造”的角度出发,根据参赛项目的可行性、创新度、回报率、市场认可率等方面评分,一方面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技能、推广跨境电商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就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掘人才,作为集团潜力孵化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创新创业浪潮有多红火?就在上周,“中集智谷杯”创业大赛启动。企业组和团队组分6个行业进行比赛,分别为电子信息、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总决赛企业组第一名和团队组第一名可获得特等奖,奖励金额提高到60万元。获奖的参赛选手除获得奖励资金外,还可享受银行跟贷、孵化培训等大赛支持单位提供的优惠政策。
主办方介绍,自2013年举办首届创新创业大赛以来,东莞的创业氛围愈加浓厚,参赛项目从首年140个增加到2015年330个,赛事对接活动也从以往的1-2场增加到几乎常年对接,每年更是输出了不少的优秀创业项目参加国赛和省赛。
不仅是现场比拼,后续服务多样化
在“中集智谷杯”大赛启动现场,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沈海邑表示,通过组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可推动企业实现技术研发、商业模式、管理体制等创新,切实推动东莞市创新能力加快提升。
如今,比赛不仅仅是现场比拼,后续还有一系列的服务,更贴近企业需求。如张莉介绍,浩方集团建立了一系列的创投基金,对有潜力的创业项目,都会给予大力支持;其次是知识技能的支持,浩方已经在东莞建立了针对跨境电商从业者的互联网营销培训基地,免费为创业者进行实战培训;还有就是服务支持,向创业者提供产品规划、资源整合、品牌推广、供应链管理、融资服务等完整支持。简单地说,创业者可以完全专注于自己的主产品,其余的环节可以统统交给另一方。
同样的,“中集智谷杯”大赛也转变了策略思路,在奖励模式上下功夫。具体就是实施投后奖励,大赛的创新创业种子基金和相关创投机构,承诺对大赛部分获奖项目实施跟进投资。大赛获奖项目如在2013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期间获得风险投资、天使投资(投资占股5%或以上)或意向投资的,在提供相关投资协议及工商核准变更通知书等资料后,即可获得大赛奖励资金,奖励方式更加科学。
“明星项目,回报率已超20倍了”
创业大赛合作伙伴们,想要的并不是举行一个比赛这么简单。他们希望吸纳更多的优秀项目,补充企业生态链。
目前,浩方集团成立的浩方创投旗下有三只基金,其中的云丝路基金是面向全国中小型的种子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资金规模在5亿元左右,主要投智能硬件设备、移动互联网应用、新兴市场新兴行业跨境电商卖家和周边服务团队、物联网等跨境电商生态圈的相关项目。符合浩方投资方向的早期项目,浩方创投可提供50万-1000万的孵化基金。张莉介绍,近些年,浩方创投所投的部分明星项目如保宏、坚果投影仪、Crazybaby磁悬浮音箱等,回报率已超20倍了。
而中集集团同样在开展内部创业,在东莞投资设立中集智谷,园区专注长远收益的挖掘,推行“创业投资-产业加速-上市培育”三位一体的全产业链创新服务模式。目前,中集集团有包括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海洋工程、产城发展等8大板块,也希望能够在园区内挖掘第9、第10板块,这是中集智谷区别于其他孵化器的一个目标。而本次大赛他们也希望从中挖掘出优秀企业,填补到集团生态圈当中,完善产业链。(来源:南方网 )
下一篇:东莞8家企业和机构项目入选省“互联网+”试点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