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9位同志增补为市政协委员

东莞9位同志增补为市政协委员
昨日,市政协十二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召开。市政协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李小梅,市政协副主席何嘉琪、朱伍坤、吕兢、张玉其、蒋小莺、彭启尧,秘书长吴润玲参加会议。会议还邀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科通报有关情况,并审议有关人事任免事项等。会后分成5个视察组,由正副主席带队分别前往松山湖、虎门、东城、道滘、常平视察企业。
东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声有色
今年,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强调,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也提出,要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突破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双重制约”,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双重任务”,根本出路在于把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进一步助推我市创新驱动发展再上新台阶,市政协常委会在去年组织的系列履职活动基础上,继续围绕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情况开展专题视察。
李小梅认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声有色,战略思想更加坚定,工作成效更加显著,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她对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几点意见,注重发挥科技引领、企业主体、人才核心、体制保障作用。
李小梅表示,希望大家认真了解情况,研究问题,为更好推进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言献策。各个小组要整理好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交由办公室综合成专题视察报告。
9位同志增补为市政协委员
会上,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叶效怀就十二届市政协委员辞职、调整和增补作情况说明,会议协商通过委员辞职、调整和增补的有关事项。陈国良、周柯、蔡玲霞、朱厚丞、袁金钰、贺翔、陈俊、黄景鹏、周嵘等9位同志增补和调整为市政协委员。杨靖波、杨君山、刘伟全、袁派瑜、王海武等5位同志辞去市政协委员职务。
会议还审议了有关人员任命事项。为更好地促进政协专委会开展工作,陈国良任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主任。
此外,会议组织学习了《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试行)》。
松山湖要通过华为龙头带动
李小梅一行来到松山湖,先后走访了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座谈会上,松山湖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园区实现生产总值259.26亿元,同比增长10.8%,今年1-3月实现生产总值56.76亿元,同比增长7.8%。
“接下来,松山湖要构建‘龙头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微企业’的金字塔形企业结构,抓住高企培育的牛鼻子,通过华为等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发展。”松山湖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园区还将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探索众包、众扶等“四众”新模式,加大力度培育和引进小微企业,加快形成“小巨人”企业集群。
在市层面,制定并实施孵化载体“筑巢育凤”行动,推动各方力量建设各类综合型和专业型的科技孵化载体。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载体36家,孵化面积超过11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和项目数超过1000个,累计毕业企业300多家。2015年,全市共有12个创新创业组织被认定为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培育创客项目数近300个,孵化企业数约150家。
■焦点关注
各种创新红利正在释放
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通报。张科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适应新常态的核心任务,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和“人才东莞”战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我市成功成为广东省“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市,并成为省内首个获批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地级市。全市创新实现显著提高,各种创新红利正在释放,创新氛围越来越浓厚,发展态势越来越良好。
张科提到,去年,东莞在《福布斯》大陆创新综合实力排名第14位,今年5月,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将东莞列为全国12个广东唯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和地区之一:“东莞要积极在开放中推动创新发展,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政府真金白银支持创新驱动
通报公布了东莞在创新驱动上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预计达到2.3%,连续六年快速提升,是2010年1.22%的近两倍;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11166件和2795件,居全省第四位、第三位;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985家,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政府在其中很“给力”,真金白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张科说,仅深入贯彻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及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15年全市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额33.59亿元,位列全省地级市首位。制定并实施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扶持办法,并争取拿到省2.16亿研发补助,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投入准备金制度,实施“创新券”政策等,支持企业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购买技术服务、开展产学研合作。
另外,围绕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东莞去年出台《东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资助办法》等系列配套政策。东莞先后组建了横沥模具制造、虎门服装和桥头环保包装3个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全市专业镇创新平台达到12个。
接下来,我市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为契机,加快打造区域创新、创新型企业和高端人才“三个高地”,推动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持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来源:东莞日报)
下一篇:广东宣布进入周末“2.5天休假”模式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