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慈善会累计为地震灾区捐款6.61亿元
东莞市慈善会累计为地震灾区捐款6.61亿元
昨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市民政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东莞市2016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暨东莞慈善日”活动安排情况及东莞市慈善会成立十周年以来的运作情况。记者昨日获悉,十年来,市慈善会共筹集慈善资金16 .11亿元,支出13 .88亿元,目前结余2 .23亿元。其中,为援助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抗震救灾行动支出6.61亿元。此外,从去年初开始暂停接受申请的“福彩关爱基金”将重新启动。
将探索慈善款物募用分离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慈善会副秘书长刘浩辉介绍称,市慈善会于2006年10月25日正式成立,由市财政注资2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刘浩辉透露,十年来,市慈善会共筹集慈善资金16.11亿元,支出13 .88亿元,目前结余2 .23亿元。其中,支出主要包括抗震救灾、医疗救济、资助镇街慈善超市、资助开展公益慈善项目等多个方面。
接下来,市慈善会将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化建设,建立市慈善会救助信息数据库,全面录入各受助对象受助信息、申请情况以及救助情况等。“此外,还将加强专题调查研究,联合市内公益慈善组织,探索研究慈善款物募用分离的可行路径。”
据了解,去年10月,民政部下发了《关于鼓励实施慈善款物募用分离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慈善组织积极作用的指导意见》。今年6月14日,广州正式开始开展慈善款物募用分离工作。“不同的慈善组织有不同的优势,有的擅长筹款,有的擅长开展项目。慈善款物募用分离的方式可以让两者充分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市民政局副局长杜江表示,东莞将会前往其他省市做专题调研,再探索如何开展这项工作。
“福彩关爱基金”将重新申请
从2015年初起,“福彩关爱基金”暂停接受申请。不少公众询问,“福彩关爱基金”什么时候才可以重新申请?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科副科长王吉华表示,“福彩关爱基金”自运行以来共救助了1699人,支出救助金额共达1880 .1万元。
王吉华称,在“福彩关爱基金”运作的过程中,大家逐渐发现,其性质跟市医疗救济基金有些相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重复救助。所以,市民政局决定对这两个救助基金进行整合、调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将‘福彩关爱基金’的对象都转到了医疗救济基金去救助。”
王吉华透露,目前,民政部门对调整后的福彩关爱基金和医疗救济基金的管理办法进行了起草,并正在征求意见。下一步,将交由市政府讨论,并尽快启动实施。“根据目前的计划,到时救助对象的住院自付费用在8万元以下的,向医疗救济基金申请求助;超过8万元的,向福彩关爱基金申请求助。当然,具体情况要以正式文件出台为准。”
主要支出项目
1、抗震救灾(包括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收到捐款6.61亿元,支出6.61亿元,全部按省政府、省有关部门的文件通知,汇缴到指定的救灾账户,用于救灾和灾后重建用途;
2、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截至2015年底,历年累计收到捐款4 .15亿元,历年总支出3 .81亿元,结余0.34亿元;
3、资助医疗救济项目:2007年至2014年,市慈善会共注入2500万元到市医疗救济基金会,通过市医疗救济基金会累计救济急重、危病患者6356名;
4、福彩关爱基金重大疾病救助:共救助患重病的困难群众1699人,发放救助金1880.1万元;
5、资助镇街慈善超市:至2015年底,累计资助各镇街慈善超市1210万元;
6、专项基金项目:通过设立慈善冠名专项基金形式开展慈善活动。至2015年底,专项基金共有36个,基金总规模发展到1.81亿元;
7、白内障复明工程:从2008年至2013年,为本市户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手术治疗,受惠人数达3380多名;
8、资助镇街福利项目:包括资助敬老院改造建设、市镇庇护中心建设等,累计支出775万元;
9、资助开展慈善公益项目:包括残疾人康复设施、志愿服务、困境儿童和单亲特困母亲等,累计支出816.05万元。
不同的慈善组织有不同的优势,有的擅长筹款,有的擅长开展项目。慈善款物募用分离的方式可以让两者充分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 市民政局副局长杜江(来源:南方网)
下一篇:市救助站有近100名受助者 滞留时间最长者已有7年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