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基层换届需严防“圈子文化”

  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和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教训十分深刻。前车之鉴,须深刻记取。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要以“零容忍”的政治态度、规范严谨的法定程序、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严肃认真的纪律要求,坚决杜绝此类现象发生。
 
  基层换届需严防“圈子文化”。靠利益与权力维系的“圈子”必定会发展为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大问题。
 
  换届之际切莫“涣心”——广大党员干部应坚持工作干劲不能“松”,为群众服务的热情不能“涣”,对换届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病症”,下“猛药”及时彻底根治,谨防染上换届“涣心病”。
 
  前不久中央组织部召开全国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要求将加强换届风气监督作为今年干部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本期刊发3篇文章,就如何加强换届风气监督,从不同方面予以解读。
 
  新华时评:查处“谢选宴”凸显换届纪律“零容忍”
 
  辽宁省北镇市近日查处一起违反换届选举纪律案件。在该市广宁街道杨家店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张正文宴请街道5名村两委换届选举村干部和参加选举的25名党员。张正文被撤销党内职务,另有多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等党纪处分和免职等组织处理。
 
  “谢选宴”是变相拉票贿选。看似发生在选举后,是“礼尚往来、人情世故”,实则将严肃的政治工作庸俗化,将选票当做交易对象。锦州严肃查处这起案件,再次敲响警钟:基层换届选举,无论选前选后,都要防微杜渐,紧绷纪律这根弦;无论程度轻重,只要违纪,绝不姑息。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同群众离得最近,在这个层面,干部的违纪违法往往直接触及群众利益,干部换届的不正之风造成的社会影响往往更坏。如果听任换届选举中的不良风气蔓延,不仅会腐蚀基层党组织的肌体,还会损害党的形象,进而破坏党的执政根基。严肃查处这起案件,就是要“以儆效尤”,以点带面,震慑那些想做小动作、想搞歪门邪道的人。
 
  纪律一松,祸害无穷。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和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教训十分深刻。前车之鉴,须深刻记取。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要以“零容忍”的政治态度、规范严谨的法定程序、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严肃认真的纪律要求,坚决杜绝此类现象发生。
 
  中组部最近召开全国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强调要严肃查处问责,坚决查处违反“九严禁”(严禁拉帮结派、严禁拉票贿选、严禁买官卖官、严禁跑官要官、严禁造假骗官、严禁说情打招呼、严禁违规用人、严禁跑风漏气、严禁干扰换届)的行为。这“九严禁”,是绝不能触碰的高压线。基层干部切勿以身试法。
 
  国家发展关键靠人才,党的兴衰关键看干部。今明两年,全国省市县乡各级要陆续换届,这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只有选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才能担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任。严肃执纪、“罚”一儆百,就是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生态,让好干部能脱颖而出,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福祉筑牢人才根基。
 
  人民网:基层换届需严防“圈子文化”
 
  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从严治吏首要是把好入口关。今年是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之年,中央为严肃换届纪律,专门提出了换届“九严禁”,其中第一条就是:严禁拉帮结派,对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的,一律给予纪律处分。换届是一块“试金石”,既考验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同时也是对广大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一次集中检阅。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 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拉帮结派现象。“拉帮结派”就是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严治党要始终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这也是将“严禁拉帮结派”放在换届纪律“九严禁”第一位的原因所在。
 
  “朋党兴,政事乱”。纵观古今,因“拉帮结派”而受到的教训不在少数,从封建时期大臣权贵之间结党营私导致朝代灭亡,到建党初期张国焘、王明等人搞团伙、占山头让党的事业陷入危机,再到今天查处的“政法帮”“石油帮”“四川帮”等而引起的塌方式腐败。这些官员有一个共同特点,信奉所谓的“圈子文化”,甚至认为进“班子”不如进“圈子”,进了“大圈子”早晚会进“大班子”,对内“抱团取暖”相互利用,对外“统一阵线”欺瞒组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靠利益与权力维系的“圈子”必定会发展为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大问题。有些为官者平时工作庸庸碌碌,整天钻研如何找靠山、抱大腿、往上爬,到换届时充分发挥其“圈子”的能力,以达到自己“更上一层楼”的目的。拉帮结派、团团伙伙、封官许愿必然会损害官场生态,导致有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只认圈子不认组织,恣意破坏党的组织人事纪律。
 
  维护换届的风清气正,一方面领导干部自身要不断增强对换届的思想认识,以平常心来看待换届中的“进退留转”,做到进不骄、退不怠、留不馁、转不躁,自觉遵守换届纪律;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在换届中要扮演好“伯乐”的角色,把好入口关,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办事,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将“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贯穿于始终,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同时,还要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对换届中搞拉帮结派、团团伙伙的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人民网:换届之际切莫“涣心”
 
  今明两年是省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之年,全国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部署换届工作。面对换届,绝大多数干部能正确对待“上”与“下”,始终做到换届不“涣心”,但是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出现届未换而心先“涣”的现象,凡事都要“等换届后再说”,严重贻误了工作,损害了干部队伍形象。笔者认为,换届之际,领导干部彻底根治“三种顽疾”,谨防换届“涣心病”,尤为重要。
 
  宠辱不惊,根治“官”念作祟。换届在即,部分党员干部对于个人“进退留转”心存顾虑而无所适从,不能坦然面对,无法安心工作,甚至捕风捉影,搞得人心浮动,极大地干扰了日常工作。要根治这种顽疾,领导干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得失观”,保持一颗平常低调的心,做到“暖不争花红、寒不改叶绿”,“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正确看待个人“进退留转”,经受住名誉和地位的考验,始终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那一份执著与初心。
 
  勤政务实,根治“惰”习作怪。部分党员干部受惰性思维支配,认为换届必然换帅,换帅必然换心,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没区别,“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大大降低了为民服务的效率。越是换届期间,领导干部更应把责任意识扛在肩上,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以务实的作为赢得组织和人民的信任。不管换届人事如何安排,干好任上应该干好的事,把有限用权用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上去。
 
  知止存畏,根治“私”想作乱。部分党员干部一门心思经营自己的升迁“人脉”,挖空心思谋划自己的“宏伟蓝图”,拉帮结派,大搞个人“小圈子”,甚至越过纪律“红线”跑官要官、拉票贿选,严重破坏了政治生态。根治此病,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敬畏权力,心有发条,脑中有弦,始终将“严守九个严禁,九个一律”作为红线、底线、高压线,让“讲政治,守规矩”入脑入心,自觉带头做好“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的表率。
 
  换届之际切莫“涣心”。 广大党员干部应坚持工作干劲不能“松”,为群众服务的热情不能“涣”,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摆正心态,对换届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病症”,下“猛药”及时彻底根治,谨防染上换届“涣心病”。(来源:严实莞家)
 
上一篇:东莞基层干部 坚守信仰信念 增强规矩意识
下一篇:东莞今年纳入“三旧”改造项目共有234宗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