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危桥禁止超10吨车辆通行

东莞一危桥禁止超10吨车辆通行
厚街
家具大道,7年危桥货车还得过
家具大道是厚街镇一条主干道,向东通往环莞快速路与广深高速相连,西经沙田镇与广深沿江高速相连,全线设计时速为60公里。但就是在这样的一条主干道上,有一座让周边居民以及过往的货车司机胆颤心惊的危桥。据周边居民说,这一危竟然危了7年。
危桥附近的居民陈先生说,地处厚街双岗的这座桥至少有20年的历史。“当时双岗在厚街还算是比较偏僻的地方,但如今已在镇中心范围内,过往车辆急速增多。”据介绍,近年来随着厚街镇会展业、家具业的发展和沙田镇、虎门港的开发建设,在家具大道上行驶的车辆日益增多,大大超过桥梁建设的设计标准,导致家具大道桥负荷加重,桥梁损耗加剧,安全问题逐渐显现,“路过都是心惊胆跳。”
走访:
危桥水泥护栏已破损,栏杆脱落
早在2009年,有关检测单位就对该桥进行过安全检测,鉴定结果为四类桥,属于危桥。2010年4月和9月,厚街镇又先后两次聘请专家对该桥进行整体评估,认定该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但由于该桥地处厚街家具产业的核心地带,又是通往厚街会展场馆的主要通道,在拆建问题上,当地政府部门一直很谨慎,采取了保守方案,禁止超过10吨的车辆通行。幸运的是,这7年来,危桥安然无恙。
但这依然严重影响了家具大道的货运能力。专门帮家具大道上的家具厂家运货的货车司机黄先生说,自从被鉴定为危桥之后,他每次送货都要绕道港口大道、莞太路以及厚街外环路,要多绕行好几公里路。“我们都盼望它能早日通车。”5月25日,记者驱车来到东引河厚街家具大道危桥处看见,该桥两边的水泥护栏已出现严重破损,一些栏杆已经脱落,露出缺口。另外,桥梁中间可见明显的凹凸变形,车辆从桥上经过时,整座桥梁有明显的震动,不远处有禁止10吨以上车辆通行的标志。
石龙
旧楼外墙、户外广告牌易脱落
东莞前段时间普降大雨,狂风造成石龙镇老城区多处户外广告牌以及户外铁皮跌落,部分停在路边的车辆被砸坏。林立在大街小巷的户外广告牌有些由于年久失修,甚至在安装、设计上不规范,往往给行人带来安全隐患。随着夏季台风气候频繁,大风和强降雨天气将考验这些广告牌的“安全性”。
走访:
锈迹斑斑无人管,“风中坠落”并非孤例
近日,石龙镇三中路口一个广告牌坠楼,险些砸到人。“幸亏发生在中午1点左右,人比较少,要是在早上或傍晚上下学高峰期,后果不可想象。”市民王先生说,发生楼房外墙脱落的楼盘离石龙三中较近,当时过往行人不是非常多。而他刚过路口,突然“轰”的一声,头顶上的砂石从空中坠落下来。“要是我走慢一点,一定会砸到我,真是好险。”王先生说,该楼盘的楼龄已经有20多年了,外墙上的砂石经常发生掉落,过往的行人都不敢靠近,当天下午大风,还将该楼上住户的一台空调外机带落掉到了路上。
南都记者看到,该楼外墙脱落的面积横跨三楼和四楼,整个水泥石米外墙已经完全脱落,满地都是水泥石米的碎片,露出了黄色的墙砖。据了解,石龙老城的住宅楼多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规划筹建,当中不少楼宇的楼龄已超过20年,不少都出现了外墙爆裂、石米松脱、窗檐脱落等现象。对于这些旧楼,有社区工作人员就透露,虽然不少业主清楚自己楼宇存在问题,但要进行维修、养护就存在较大的困难,“居民楼宇外墙按理说是属于共同财产,应共同分担责任,不过由于年代久远不少业主早已搬离,旧房多为出租给他人居住,涉及具体操作维修费用谁出的问题,相对比较困难。”
连日的大风暴雨天气,让石龙镇老城区的户外广告牌也变得危险起来。在石龙镇沙头角新安路一栋居民楼上,一块面积约4*7米的巨型铁皮广告牌因承受不住强劲的阵风而跌落在附近的商铺雨篷上。家住广告牌对面楼房五楼的王小姐表示,铁皮广告牌被风吹落时直接撞到了她家的防盗网,结果防盗网都被砸到变形。“我当时在阳台收衣服刚转身进屋,听到‘砰’一声,出来一看才知道是对面楼顶的铁皮被掀飞了。”王小姐庆幸,要是没有防盗网遮挡,铁皮牌可能就要被风刮到家里来,甚至伤到人了。
“这类广告牌隐患多,很多锈迹斑斑无人管。”南都记者近日在石龙老城走了一圈,中山路、绿化路、兴隆路等老城主要道路有不少这类广告牌。因为缺乏维护,它们的底座、中间或者顶部腐蚀生锈。“这些本来就不牢固的户外广告牌,台风一来,给强风大雨一折腾,会很危险的。”市民林先生很担忧。
不仅立在楼顶的一些广告牌有危险,沿街店铺上方的户外广告牌也存在隐患。每当起大风时,街头的广告牌摇摇晃晃,一旦被吹落,后果不堪设想。很多市民也质疑,随着风吹日晒,底座受腐蚀,这些重达几百斤的广告牌是否安全呢?
茶山
地铁茶山站
暴雨中水浸街
5月底一场暴雨,暴露了地铁2号线茶山站周边排水系统不畅的软肋。有市民在微信朋友圈发出照片:“整个地铁茶山站出入口陷入‘汪洋大海’之中”。虽然积水很快被排干,仍有市民表示担忧:“是当初设计施工没有考虑好吗?要是雨水倒灌到地铁站了,那该怎么办呀?”当日,大雨造成了茶山站的三个出入口封闭2个多小时。
南都记者了解到,地铁2号线是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的,不过位于茶山镇的茶山地铁站周边的道路排水系统却令人心忧,一旦下大雨,方中路和秋元路等路段内涝水浸已经成为了常态。
走访:
火车站、地铁站附近,排水系统凸显“短板”
5月28日的暴雨中,地铁茶山站水深足有四五十厘米,浸到人的小腿高度,从市民拍摄的图片看,整条道路已成一条“小河涌”。地铁公司表示,当时的水浸并没有波及地铁站里面,因为2号线的出入口标高都做过洪水位评估。
“那是因为地铁站的入口修建得比较高。”住在地铁站周边的陈先生说,位于石龙的东莞火车站和茶山地铁站附近道路的排水系统存在较大问题,每逢大雨,必然水浸街。上次大雨,一楼十几户的水都浸进屋了,“想想看,整条路都‘装’满了水,像条河。”不少住户认为,水浸原因主要还是下水道排水不畅,非但不能及时排水,部分下水道的水还会倒灌。
南都记者了解到,按照建设规划,东莞火车站面向茶山方向的南片区排水工程一期已经完成,而原本去年底就该完工的二期工程受限于拆迁等原因迟迟没有动工,第三四期工程还在进行方案评审。暴雨突袭凸显短板,影响到东莞火车站和地铁站运营安全。(来源:南方都市报)
下一篇:塘厦镇新建7个公交站台即将投入使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