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工研院党支部书记来莞创业:带领工研院助力东莞转型升级

 
  工研院党支部书记来莞创业:带领工研院助力东莞转型升级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张国军来东莞已经8年了。8年之前,张国军临危受命,来到松山湖组建工研院。经过多年的创业,工研院已经组建起一支600余人的专业技术团队,并成为东莞新型研发机构的一个标杆。这一路走下来,筚路蓝缕,而锐意改革的张国军也成为推动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先锋。
 
  为工研院注入创新血液
 
  2008年,正值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时,张国军被华中科技大学派到松山湖,由其负责组建工研院。此时,年纪轻轻的张国军已经是学校的教授。抱着要做一番事业的想法,张国军离开学术象牙塔,来到松山湖开始了创业历程。
 
  刚来松山湖时,这个团队只有30人左右,而此时团队人心还比较动荡,一些人感觉看不到这个项目的前途,急于想着回去。这时,如何稳定人心,就成为张国军的首要任务。
 
  在张国军看来,稳定人心的最主要一点,就是要让团队成员看到这个项目的前景。张国军并不是一个学院派人物,丰富的企业管理履历培养了他独特的管理哲学。
 
  经过广泛的调研,张国军为工研院的未来发展定下了基调。“创新是立足之本,必须要搞研发,而创造是生存之道,我们的研发要为企业创造价值,要立足东莞开展服务。”张国军说。
 
  为进一步解决东莞乃至全省在产业升级中的机械化需求,张国军在1.8万平米的研发与技术服务基地上,牵头建设了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建设了东莞科技平台唯一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在张国军的带领下,这几年来,工研院围绕数控装备、电子制造、信息技术、材料模具、成形装备这五个方向开展工作,完成了20余项关键技术攻关,自主研发了10余类几十个系列的高端装备,有力推动了毛纺、家具、模具等传统产业升级,以及新能源、LED、物联网等新兴行业发展,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企业技术服务方面,工研院建立了设计服务中心、检测技术中心、测量技术中心以及激光加工中心等四大集中式技术服务中心,为机械、电子、模具、汽车、玩具、纺织、服装、家具等行业7000多家企业提供了产品快速开发设计、产品材料及成分检测、产品精密测量以及精密激光加工高端技术服务。
 
  这一系列革新之后,张国军带领工研院走上高速发展轨道,工研院的团队越来越庞大,目前已经组建起一支600余人的专业技术团队。
 
  “苹果理论”践行者
 
  在广东,新型研发机构中有一个著名的“苹果理论”,而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就是张国军,他领导的工研院也成为这一理论的践行者。
 
  在张国军看来,高校科研成果可以称为“青苹果”,好看不好吃,“青苹果”要走出实验室,变成货架上的“红苹果”,需要一系列的产业孵化。产业孵化多了之后,就会逐步发展成系列化、多元化产品,形成“苹果树”,一系列科研成果不断得到转化,就逐步形成一片“苹果林”。
 
  在做好创新创造的同时,创业是张国军看重的又一环节。2010年,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和工研院合作共建了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和工研院的技术支撑平台,松湖华科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培育起三大产业集群,分别是高端装备制造、新型电子制造和制造服务,形成了自身鲜明的产业特色。
 
  经过多年的发展,松湖华科成为东莞首个国家级孵化器企业,也是东莞唯一一家具有免税资格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2014年度科技部国家级孵化器考评中,松湖华科被评为优秀(A类),是东莞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孵化器。
 
  张国军介绍,目前松湖华科孵化企业130余家,其中自主创办33家,推动3家在新三板挂牌,1家被列为东莞上市后备企业,并开启孵化器复制模式,与大岭山、道滘、厚街、石碣、凤岗等镇街联合共建产业园。
 
  对话
 
  张国军:我们希望自己长出科技金融那个翅膀
 
  记者:工研院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你认为有哪些主要因素?
 
  张国军:首先是人的因素,我们有一支非常优秀的团队,通过团队的努力,我们掌握了众多核心技术,并把这些技术应用到了产业当中。
 
  另外就是机制的因素,我到了工研院后,想的是如何通过对机制的改革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我的理念是,对于工研院的每个技术团队,要让他们既有尊严又要有财富。很早之前,我们就在内部实施了团队股权激励新举措,通过股权激励让团队成员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就把科研创新的活力激发了出来。
 
  我认为,管理就是要从人本出发,从人的需求出发。我在推动设计内部机制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团队成员在想什么,然后想到的是如何通过内部管理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现在来看,工研院的一系列改革做到了这一点。
 
  记者:对于工研院的未来发展,你有什么样的规划?
 
  张国军:首先是要推动我们的主导产品实现产业化,例如机器人控制系统、大功率激光器等,这些技术一旦实现产业化,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市场价值。
 
  另外就是孵化器的向外扩展,现在我们已经在东莞有了一些点,例如大岭山、道滘等,今后,我们要打造成一个集成式的孵化器平台。
 
  最后,我们今后要把科技金融平台做好,成立一些产业基金,为科技成果插上金融的翅膀,而我们希望自己能长出另一个翅膀。(来源:东莞日报)
上一篇:东莞将着力打造助推非公经济发展的“红色引擎”
下一篇:东莞首批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项目公布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