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经济总量全国大中城市排名上升至第21位
东莞经济总量全国大中城市排名上升至第21位
2015年,东莞经济总量超越唐山,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上升1位至第21位,自2006年以来,全国排名首次上升。2011-2014年,东莞经济总量连续4年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22位,止住了2007-2011年在全国大中城市排位连续5年的下滑势头,东莞经济稳住了。这是日前《中国信息报》刊出东莞市统计局发布的报告——《东莞经济稳住了》透露的信息,全面解读东莞经济为什么能稳住。
文章重点分析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东莞排名止住下滑势头、让排名再度跃升的秘诀,就在于近年来东莞不断加强经济的自主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的双提升。
2007-2011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排位持续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外贸依存度较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也快于全国其他地方,该时期东莞经济总量连续被其他城市赶超,排名也从原来的第16位跌至第22位。到了“十二五”时期,东莞经济的自主性在逐年提升,内外销市场“两条腿”走路,对外贸易的质量也在提升。这种提升是东莞大力在“自主”上下足工夫,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结果。
东莞经济的自主性都有哪些呢?文章总结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内销多于外销,2014年起工业品内销首次超过外销,2015年内销占比进一步提升到55.4%,经济开始内外协调发展;外贸依存度大幅降低;第二是外贸依存度大幅下降,2015年下降到166.3%,比2010年下降25.7个百分点,比最高峰的433.8%下降267.5个百分点;第三是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较好,2015年东莞民营经济占比提升至48.5%,接近了半壁江山;第四是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提高,一般贸易出口占比由2010年的13.7%提高到2015年的36.6%,5年提高22.9个百分点。
经济排名在全国升位后,让东莞和标兵的距离拉近,但是追兵的差距也非常接近。文章说,最近的追兵是泉州、南通,他们极有可能在一两年内赶超东莞。2015年,泉州和南通紧追东莞,分别位列第22位和第23位。经过“十二五”5年的发展,东莞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约6275亿元,泉州和南通两市的经济总量分别为6150亿元和6148亿元,差距缩小到125亿元和127亿元,进一步迫近东莞的经济总量,东莞被两市反超的压力较大。
从增速看,“十二五”时期,泉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11.45%,南通为11.16%。东莞如果要避免再次被超越,迫切需要加快发展。
最近的标兵,就是烟台。文章说,如果东莞加快发展,近年有可能超越烟台。2015年,沈阳和烟台分别位列第19位和第20位。2015年,沈阳和烟台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7280亿元和6446亿元,短时间内赶超沈阳可能性较小,但与烟台的差距,只有171亿元,约占东莞地区生产总值的2.7%。(来源:东莞日报)
下一篇:东莞公开征集2017—2021年立法规划项目建议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