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市体育中心成东莞城区最大应急避护场所

 
  市体育中心成东莞城区最大应急避护场所
 
  武汉因暴雨引发洪涝灾害,这给每个城市的应急避护能力敲响了警钟。媒体昨日报道的东莞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规划受到了广泛关注。记者昨日进一步了解到,针对东莞各个区域不同类型的灾害和突然事件,应急避护场所的布局规划也有所轻重。其中,包括城区三个街道在内的中心组团拥有最多应急避护场所,塘厦、清溪等镇所在的东南组团数量最少。全市最大的应急避护场所在东莞篮球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塘厦、清溪、凤岗、谢岗4个镇位于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的食入应急计划区影响范围,将选取20处条件较好的室内应急避护场所作为核应急避护场所。
 
  中心组团应急避护场所最多
 
  目前,除了在松山湖地区分布几片较大的场所外,全市已建室内应急避护场所总体呈点状零散分布,不成体系,中西部相对较多,东部地区较少。除了中心组团满足人均规模要求外,其余组团均未达标。
 
  具体而言,中心组团规划应急避护场所最多。其中中心应急避护场所就有3处,分别是东莞市体育中心避护场所、东莞篮球中心广场避护场所、松山湖东莞理工学院避护场所;固定应急避护场所、紧急应急避护场所都是中心组团最多,塘厦、清溪等镇所在的东南组团最少;室内应急避护场所同样是中心组团最多,而虎门、长安等镇所在的西南组团最少。
 
  据介绍,中心应急避护场所在固定避护场所设施配置标准上,增设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医疗站、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娱乐设施区等配套设施,可以应对跨区域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事件。如全市最大的应急避护场所为东莞篮球中心广场应急避护场所,有效面积达15.6公顷,城区最大的则是市体育中心应急避护场所,有效面积为8公顷。中心应急避护场所可兼做固定应急避护场所和紧急应急避护场所,固定应急避护场所可兼做紧急应急避护场所。
 
  4镇设20处核应急避护场所
 
  除了气象、地址灾害需要应急避护之外,核与辐射的应急计划也纳入了此次规划。
 
  据悉,核与辐射的应急计划区包括烟羽应急计划区和食入应急计划区。前者针对放射性烟羽产生的直接外照射、吸入放射性烟羽中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内照射和沉积在地面的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外照射;后者则针对摄入被事故释放的放射性核素污染的食物和水而产生的内照射。
 
  塘厦、清溪、凤岗、谢岗4个镇位于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的食入应急计划区影响范围,因此将在这4个镇选取20处条件较好的室内应急避护场所,规划为核应急避护场所。
 
  交通便利处设大型物资供应仓库
 
  灾情发生后,有了应急避护的场所,还需要配备应急救灾物资。市住建部门提出,救灾设备实行部门分散保存管理灾时统一调配使用的制度,保持随时可调用的状态。同时,交通便利处设置较大型的物资供应仓库,用于较大规模应急物资的储备与存放,其他各类应急避护场所则按照各自的设施配套要求设置相应的物资储备及设施。
 
  中心应急避护场所要设置应急物资储备区,固定应急避护场所的应急物资储备区宜设置在场地内,也可充分利用场所内或周边的商店、饭店、超市、药店、仓库等进行应急物资储备。
 
  11处中心应急避护场所
 
  包括东莞市体育中心避护场所、寮步镇东莞篮球中心广场避护场所、松山湖东莞理工学院避护场所、石龙西湖城市公园避护场所、新华学院—麻涌一中避护场所、长安体育公园避护场所、厚街体育公园避护场所、常平镇侏罗纪公园避护场所、桥头镇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避护场所、塘厦镇塘龙公园避护场所、清溪镇清溪文化公园避护场所。(记者李直建)
 
  各区域及镇街主要灾害类型
 
  西北组团:主要灾害为地震和火灾
 
  地震灾害:风险集中在石龙和沙田
 
  火灾:风险集中在万江、中堂、望牛墩、洪梅、沙田、石碣、高埗和道滘
 
  西南组团:主要灾害为地震、地质灾害和火灾
 
  地震灾害:风险集中在虎门和厚街
 
  地质灾害:风险集中在虎门和长安
 
  火灾:风险存在于全部镇街,包括虎门、长安和厚街
 
  东北组团:主要灾害为地震和火灾,核与辐射事故也有一定风险
 
  地震灾害:风险集中在东坑、横沥和企石
 
  火灾:风险集中在常平、谢岗、石排、企石和桥头
 
  核与辐射事故:风险集中在谢岗。
 
  中心组团:主要灾害为地震和火灾
 
  地震灾害:风险集中在莞城、东城、南城、寮步和大岭山
 
  火灾:风险集中在东城、茶山、寮步、大朗、大岭山、莞城和南城
 
  东南组团:主要灾害为地质灾害和火灾,核与辐射事故也有一定风险
 
  地质灾害:风险集中在塘厦、清溪河凤岗
 
  火灾:风险集中在塘厦、黄江、凤岗和樟木头
 
  核与辐射事故:风险集中在塘厦、清溪河凤岗。(来源:广州日报)
 
上一篇:“智能安全书包”将于下月上市
下一篇:祁阳县东莞第一流动党支部召开“两学一做”座谈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