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卫生监督部门总结“医托”行骗主要特点

  卫生监督部门总结“医托”行骗主要特点
 
  近日,东莞市卫生监督部门发布警示,称“医托”主要是通过主动搭讪、诱人上钩、贬低名院、抬高“诊所”、主动带路等方式,将患者骗至一些医院或诊所,收取高额挂号费、药费。
 
卫  监部门提醒,“医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除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延误了病情,影响了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同时扰乱了正常的就医秩序,也对正规医疗机构名誉造成了一定影响。
 
  一是“上班”时间有特点。“医托”通常早上8时已经开始行动,中午医生下班,患者等待检查结果时也是他们的“下手良机”,周末及节假日也不休息。
 
  二是在医院知名专家坐诊期间,因为号早早就被挂完了,所以没挂上号的病人就成了重点目标。
 
  三是“医托”一般都是三到五人为一小组,中年女性居多,不同组别为不同的诊所服务。
 
  此外,“医托”常对外地人、农村人、孤身老人、妇女等群体下手。
 
  “医托”常用伎俩
 
  1、套近乎。不管你尊府何处,“医托”总能和你攀上乡亲,甚至冒称同姓,使你有“他乡遇故知”之感,从而对他信赖有加。
 
  2、贬低医院、名医,说你要去的医院“牌子虽大,看不好你这病”,或说你要找的名医“不行,就那两下子”,或谎称“他已调走了”等,让你在失望中向他求助。
 
  3、谎称同病。你有啥病,“医托”就说自己或某位亲属也患过此病,让你向他请教治病之法。
 
  4、大肆吹嘘假医假药。比如说“我的病是一位老中医治好的,找他错不了”。
 
  5、大献殷勤。抢着给你叫“的士”,前面带路,帮你拿行李。
 
  6、骗钱到手,送你快走。把你所带的钱骗得只剩下返程路费,然后就送你直奔车站,免得你再到别处询问,使他露馅。
 
  相关新闻
 
  省卫计委最新伊蚊密度评估结果显示
 
  东莞没有蚊媒高密度监测点
 
  天气越来越热,蚊子活跃度怎样?省卫计委刚刚公布的全省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媒介伊蚊密度监测评估结果显示,东莞55个监测点,有31个符合防控要求,比例达56.36%,有21个监测点属于蚊媒低密度状态,占38.18%,有3个监测点属于中密度状态,占5.45%,没有蚊媒高密度监测点。(记者 邓文燕 周希蕾)(来源:东莞日报)
 
上一篇:东莞或在下半年实行养老金调整
下一篇:东莞台商子弟学校项目初步通过验收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