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东莞市好家残疾人扶康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东莞市好家残疾人扶康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一名重度残疾人,很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托养一个(重度残疾)人,解放一个家”。近日,东莞市好家残疾人扶康中心在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之后,正式对外开放,该中心主要为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等服务,对低保等困难家庭给予一定的减免。据了解,包括“好家”在内,今年全市一共有两家大型民办残疾人托养机构成立。而在此之前,全市仅有一家公办残疾人托养机构———市残疾人托养中心,且床位历来紧张。市残疾人托养中心负责人表示,民办托养机构的成立是好事,可以更好地满足重度残疾人的托养需求。
 
  “好家”可提供350个床位
 
  东莞市好家残疾人扶康中心位于茶山镇,主要为6-59岁自闭症、精神、智力、肢体等类别的本地户籍残障人士提供全日制托养、康复理疗、技能培训等服务。该中心负责人陈先生表示,为了缓解这个群体的难题和压力,自己也想做点公益,便成立了好家残疾人扶康中心。
 
  该中心经过了两个月的试运行,近日开始正式对外开放,共有约350个床位。正式运行后,除了对本地户籍残障人士开放之外,还会接收部分珠三角地区的残障人士。陈先生透露,目前中心共有20名学员。这些学员都是东莞本地户籍,其中80%来自低保家庭。考虑到学员们的家庭经济压力,中心对低保等困难家庭的学员只收取几百元/月的伙食费,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则基本收取1000元-1500元/月的伙食费,而床位费、护理费等都全免。
 
  试行两个月 每月都亏损
 
  陈先生表示,好家残疾人扶康中心的支出费用包括场地租金、水电费、工作人员的薪酬等。陈先生透露,在试运行的两个月里,中心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中心正式开放之后,会适当提高费用标准,否则难以维持下去。“我们的成本费是3000元/月,包括了床位费、护理费、伙食费、培训费四种。中心正式开放后,对普通学员的收费会提高到3000-4000元/月;对低保家庭等困难学员,也会根据他们的具体经济情况,酌情给予减免。”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也是先行先试,所以要冒点风险。”陈先生称,也希望未来政府能够向民办托养机构购买服务,这样可以使机构更好地生存下去,从而更好地为重度残疾人服务。
 
  今年以来,东莞共有两家大型民办残疾人托养机构在市民政局注册登记,另一家位于高埗,名为“东莞市高埗辰昱残疾人服务中心”,共有300个床位,目前仍在试运行,学员约有10名。
 
  “民办托养机构的出现是好事”
 
  在此之前,全市仅有一家面对重度残疾人的公办托养机构——— 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托养中心主任王广明介绍,该中心目前共有200余名重度残疾人进行全日制、寄宿制托养,包括精神残疾、智力障碍,还有的是多重残疾。中心给每一位学员都至少配备了1名工作人员。
 
  进入托养中心的学员,如果来自低保等经济困难的家庭,不收取任何费用;其他学员则按照用餐的次数,收取一些伙食费,一般不超过450元/月,而护理费、寄宿费等也都全免。
 
  “因为床位有限,我们会优先考虑家庭困难者,目前中心的学员大多数都来自困难家庭。”王广明表示,这些学员也都是东莞本地户籍。
 
  仅靠市残疾人托养中心的床位,难以满足重度残疾人的托养需求。王广明透露,2012年,市残联摸底调查统计,全市约有300-400名重度残疾人未进入托养中心进行托养,这还不包括没有前去参加评估的重度残疾人家庭。“目前在中心呆的时间最长的学员,是从2008年中心开放一直到现在。很多学员可能一生都需要托养。”
 
  对于为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的民办机构出现,王广明称,“这是好事,可以更好地满足重度残疾人托养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他对重度残疾人的家庭情况颇为了解:一个家庭要有一个劳动力专门照料重度残疾人的生活,不能上班;此外,重度残疾人也得不到专业的护理。“所以说,托养一个(重度残疾)人,解放一个家。”
 
  个案
 
  照顾重度残疾儿子
 
  她曾想过自杀
 
  12岁的子恒是好家残疾人扶康中心的一名学员。他刚出生53天时发病,被确诊患有智障、脑瘫、多动症。从那以后,妈妈王女士带着子恒辗转广州等地求医。2009年,5岁的子恒在北京做了手术,两年后复查却发现没有什么进步。此后,子恒开始吃药治疗。
 
  这些年来,由于要时刻照顾子恒,王女士没法上班。丈夫开了一家快餐店,生意也没有起色。子恒的治疗费用不菲;这些年来,夫妻两人到处借钱,目前仍欠了不少债务。“一边挣钱,一边还债,一边补窟窿。”
 
  迫于经济压力,两三年前,王女士不得不外出上班,帮丈夫打理快餐店。由于没人照顾,她只好把子恒一个人放在家呆着。孩子先后打坏了家里三台电视机、一台冰箱。多动的子恒甚至在一天的凌晨点燃了沙发。除了这些,他们这家人还要面对邻居的冷眼。很多次,王女士带子恒出去玩,邻居看到后马上斥责:“你为什么把他带出来?快点把他关回家里去!”
 
  压力让王女士喘不过气来。有一次,绝望的她站在桥上,差点纵身一跃。后来多次有自杀的企图,幸好被丈夫救了下来。
 
  最终王女士挺了过来,孩子也有了一些进步。“孩子很聪明,白白胖胖、很漂亮。只要陪伴他,让他好好玩,他就很乖的。”王女士说,目前子恒也会说一些话,不会说的时候知道打手势表达。
 
  5月,王女士将子恒送到好家残疾人扶康中心。“情况好了很多很多,我自己缓解了很多,孩子在那里有人陪伴、可以玩游戏,还有了朋友。”王女士感慨称,对于自己和孩子来说,简直都像上了天堂。王女士每隔两个星期会把子恒接回家一次,以缓解相互的思念之情。
 
  “说实话,我很怕机构开不下去。如果它开不下去了的话,我的生活一切都会打回原形,日子不知道会怎么过。”王女士担忧地说。
 
  提醒
 
  “好家”地址:东莞市茶山镇上元管理区上周塘村
 
  电话:0769-86648311
 
  服务对象:6-59岁自闭症、精神、智力、肢体等类别的本地户籍残障人士及部分珠三角地区残障人士
 
  护理人员
 
  经常清理学员大小便 刚开始几天吃不下饭
 
  全天候服务重度残疾人并不轻松。目前,好家残疾人扶康中心的护理人员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且大多是夫妻。阿香就是其中一名。
 
  她来自河南商丘,经过护理员培训后,值夜班护理小雯。小雯今年20岁,患有精神障碍,见到陌生人就跑,面带恐惧。她虽然不能说话,但发出的声音歇斯底里。小雯拒绝陌生人喂饭,随地大小便。由于体重达近180斤,小雯洗澡要两名护理人员协助。小雯每天晚上大小便失禁两三次,一天至少要洗澡两三次。由于要经常清理小雯的大小便,刚开始阿香几天吃不下饭。“活儿又脏又累,对自己家人都没有这么精心照顾过。”
 
  由于一时难以承受繁重的护理工作,阿香曾有过辞工的念头。但看到可怜的小雯,她最终还是决定留下。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磨合”,小雯表现有所进步,不再乱叫乱跳,也没有再出现恐惧的表情。
 
  不仅自己继续留下,阿香甚至还动员丈夫把老家承包的鱼塘和菜地委托给亲戚打理,南下东莞。今年“五一”,其丈夫也来到好家残疾人扶康中心,做起了护理工作。(来源:南方网)
 
上一篇:东莞一心公益基金会第四服务队筹得善款300万元
下一篇:普惠社工开展“一份汤,一份情”公益活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