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东莞有两三例重症中暑患者 

  东莞有两三例重症中暑患者 
 
  昨天,东莞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记者从康华医院、东华医院获悉,近期这两家医院收治了好几名中暑患者,东莞市人民医院这个月也有两三例重症中暑患者,有人住进ICU了。
 
  康华医院急诊科主任桂见军说,目前该院有三名中暑患者正在住院,其中两人中暑后发生了横纹肌溶解,情况非常严重。“中暑的患者,有的是有基础疾病,有的是工作环境太闷热,老人、孩子、孕妇、体质弱的人群也容易中暑。”
 
  昨天上午,记者从东莞市区多家医院急诊科了解到,六七月以来,不少医院陆续接诊到一些中暑患者,其中不乏重度中暑高烧昏迷送医的,其中东华医院急诊科月初刚接诊了1例重度中暑患者,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一个月以来也接诊了两三例重度中暑患者,还有住ICU抢救的。
 
  东华医院急诊科主任曹建国介绍了具体的情况。他说,这名中暑患者是7月9日送过来的,男性,30岁,晕倒后被送到医院急诊科,经救治康复出院了。
 
  康华医院急诊科主任桂见军说,目前该院有三名中暑患者正在住院,其中有一名年近55岁的患者,女性,目前病情已经稳定。
 
  而另外两名中暑患者都为男性:一人40多岁,5天前干活时中暑,目前也已经稳定;另一人30岁左右,也是在干活时中暑,病情相对较轻。
 
  桂见军特意提到了其中两名中暑重症患者,他们都产生了横纹肌溶解的情况。之前常听说有人吃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的,桂见军说,中暑患者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提醒:发现中暑症状 千万不能“硬顶着”
 
  一些人虽然没有户外暴晒工作的经历,但因为居住工作环境闷热不通风,出汗多,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也会出现中暑的情况。康华医院急诊科主任桂见军说,高温高湿闷热环境下容易中暑,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在高温密闭车间工作的人都是中暑高发群体,老人、孩子、孕妇、体质弱的人群也容易中暑。
 
  他提醒,如果出现高烧、多汗、口渴、疲劳、头晕、恶心、胸闷、痉挛等症状,就可能是先兆或轻度中暑了,要赶紧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开风扇、空调降温,多喝水,也可以喝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头等地方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如果出现轻度中暑,患者可自己采取以上降温处理方法,轻度中暑症状一般脱离了高温环境都可以缓解,如果还“硬顶着”在原来的高温炎热环境下待着,容易发展成中重度中暑,很可能会出现多脏器衰竭,危及生命。
 
  如果中暑病人出现休克但还有意识,旁人应马上给病人补充水分,然后让其平躺在阴凉处,解开其上衣,使体内温度散发出去,并将冰块或冰水在上述几个部位进行物理降温,之后马上送去医院,否则就会引起重度中暑。重度中暑的死亡率很高,通常在60%~70%,一旦昏迷,在采取物理降温的同时要赶紧送医院。(记者 汪万里)(来源:广州日报)
 
上一篇:媒体记者深入一线了解东莞援疆
下一篇:市卫计局要求医院挂号收费发药等候时间不超过15分钟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