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陈志伟:精准发力确保文明创建常态化

  陈志伟:精准发力确保文明创建常态化
 
  深入开展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补短板、促提升”行动,是当前全市齐抓共管的首要工作。东城街道党委书记陈志伟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东城街道精准发力、自查自摆、重拳整治,不断补齐精神文明建设各项短板,按照现代化城市中心区的要求,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投入2300万元建成智慧城市智能中心
 
   陈志伟介绍,东城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和试点工作机制,探索各种文明创建新手段、新方式,启用“数字城管”参与创建工作,投入2300万元建成东城“智慧城市”智能中心项目,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和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将东城分为69个单元格,用手机手持终端“城管通”,对辖区的路边垃圾、街头乱摆卖、违章建筑等城市管理事件进行分类处理,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共受理、派遣案件3295宗。 
 
  东城街道党委书记陈志伟:“在试点工作当中,我们结合东城智慧城市的创建,把它作为智慧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推进城市管理能够信息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
 
  严把“作风关”建立问责机制
 
  东城不仅补齐城市管理短板,还进一步提高干部思想认识。他们以精神文明创建行动为契机,严把“作风关”,通过建立问责机制,加强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营造风清气正、主动谋划、狠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氛围。 
 
  东城街道党委书记陈志伟:“更重要的是要补干部思想的短板,要补干部作风的短板,最终是要筑牢我们党建的基础,改进我们政府的能力,从而提升我们政府对城市的管理的能力。”
 
   充分发挥“志愿者+社工”模式作用
 
  为加快建设与城市中心区相适应的精神文明,东城强化督导巡查,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到巡查督导工作中来,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党员干部、志愿者、社区群众、媒体等组开展不定期突击巡查。同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手段,纠正和制止市民的不良行为。 
 
  另外,东城还充分发挥“志愿者+社工”模式作用,计划组织5000人次志愿者,实行每人1小时志愿服务劳动,利用好5000小时志愿劳动,对辖区内5万平方米的公共场的垃圾、牛皮癣、香口胶等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加强开展交通引导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环保志愿服务、文明旅游宣传、文明餐桌等活动,加大覆盖面、影响力,逐步引导市民群众养成文明习惯。(记者 刘星)(来源:东莞阳光网)
 
上一篇:石桌掉下致3岁女孩双侧下颌骨粉碎性骨折
下一篇:东莞生态园公租房建设项目预计9月底封顶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