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维东对下半年经济工作做六部署
梁维东对下半年经济工作做六部署
昨日上午,东莞召开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会上,梁维东从经济运行、发展动能、面临挑战三个维度,以GDP、工业用电、财税收入、重大项目、民营经济等为参照坐标,用上百个翔实、有力的“硬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全面、系统、深刻地总结梳理了上半年东莞经济发展全貌,给出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十二字的权威判断。
在把脉东莞经济总体形势后,梁维东指出,虽然上半年全市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但要清醒地看到,东莞目前仍处在转型关键时期,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长期努力破解。
围绕下半年经济工作,梁维东做出六项具体工作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务必把经济工作摆到更重要、更主动的位置,紧扣年度目标要求,抓紧时间,以更强有力的举措确保完成全年任务,用行动去诠释结果,用结果去证明“东莞仍旧是投资的热土”。
聚焦1:为什么说“进”?
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平均线以上
研判经济形势时,梁维东十分注重数据之间匹配度,进而真实地反映东莞经济运行状况。他说,上半年,东莞工业用电量增长2.1%,固定投资增长了13.7%,说明工业、投资与GDP实现了同步增长,数据之间相互吻合。
为何给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经济形势判断?梁维东通过一系列翔实、有力的数据进行论证。
据透露,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153.9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快1.1和0.4个百分点;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55家,总量达118家,总量排全省地级市首位、全国地级市第三;市场主体总量、企业数量、企业注册资本分别占全省的9.2%、9.1%、4.5%,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当前我市经济向好态势,也表明东莞多项经济数据已经由前几年的全省平均线以下上升到了全省平均线以上。
聚焦2:为什么说“好”?
发展动能正在加快转换
梁维东指出,虽然近几年经济发展大环境不理想,但由于东莞推动转型升级较早,市场机制较发达,一些市场前景好、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迎难而上,发展势头较好,一些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发展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势头。
“电子产业经过多年积累,到了厚积薄发的一个阶段。”梁维东以智能手机为例说,上半年全市手机出货量1.22亿台,增长69.19%,实现营业收入1420.1亿元,同比增长71.2%。在智能手机的拉动下,上半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增长20.6%,比去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实现了迅猛发展。
当谈到“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3.6%,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位,比第二产业高出7.6%个百分点”这组数据时,梁维东指出,没有先进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就不会有服务业的兴旺发达。各级各部门要珍惜、稳住先进制造业,不断寻求新的增量,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结构。
在分析“市场主体总量、企业数量、企业注册资本分别占全省的9.2%、9.1%、4.5%,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这组数据时,梁维东强调,“三个全省地级市第一”不仅说明了东莞市场主体的活跃,更表明这是来源于改革激发能量的一个具体体现,“接下来,要以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创新,以此为动力推动东莞快速发展、跨越发展。”
聚焦3:下半年怎么做?
每样工作、每个项目都要精益求精
围绕下半年经济工作,梁维东指出,从我市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较好,为下半年经济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莅莞调研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推动我市经济沿着平稳向好的轨道继续前行,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梁维东对下半年经济工作做出六项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紧扣年度目标要求,以更强有力的举措确保完成全年任务;要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水平发展;要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大力推动转型升级;要全力以赴狠抓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落地,不断强化对全市经济的带动作用;要大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营造更宜商宜居的良好环境;要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梁维东强调,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责任重大,接下来的任务依然繁重。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工作质量,每项工作、每个项目都要精益求精,全力抓好落实,为我市经济平稳发展、加快转型、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下半年经济工作六大重点
NO.1 目标
开展“千干扶千企”落实“81条”
会议要求,紧扣年度目标要求,以更强有力的举措确保完成全年任务。今年全市经济增长预期为8%-8.5%。要实现这一目标,下半年需要在去年同期相对较高的基数上实现更快的增长。要高度重视,强化形势分析,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以更有力的举措抓好稳增长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
对出口总额10亿美元以上企业和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以上的贸易公司,制定扩大进出口专项工作方案,落实专人跟进服务。抓好外资45条、民营36条(以下简称“81条”)的落实,扎实开展“千干扶千企”等行动,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发展。
NO.2开放
拿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计划
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试验城市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水平发展。要组织开展好系列调研,形成富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调研成果。力争8月下旬形成调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东莞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计划》,作为相关工作的行动纲领。
充分用好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力,在经济管理服务、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投资贸易服务、产业国际合作、公共服务管理等领域,着力破除体制机制瓶颈制约,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省全国提供示范和借鉴。并以此为带动,全面推进我市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增创改革红利,增强发展动力。
NO.3创新
力争今年高企突破1200家
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大力推动转型升级。支持松山湖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落实支持“松山湖40条”等政策措施。力争今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0家,2017年孵化载体数量超过65家,2020年全市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到50家以上。
开展“机器换人”应用示范,力争通过1年时间,在3C制造等重点行业推广建设100条普及型智能制造示范线;力争通过3年时间,建设6-10个应用国产智能数控装备的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应用5000台套国产智能数控装备、3000台工业机器人,以此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NO.4项目
加大力度解决审批难、拆迁难
全力以赴狠抓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落地,不断强化对全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强以商引商,各镇街(园区)、各部门要切实做好调查,摸清企业增资扩产意向,帮助解决问题,推动项目落地,实现“零地”增长。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力度解决审批难、拆迁难等问题,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要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努力赶上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全年投资目标。
NO.5 城市化
推动2号线与深圳地铁加快实现对接
大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营造更宜商宜居的良好环境。按照既定部署,抓好环保热电厂扩容、截污次支管网等工程建设,8月底完成厚街环保热电厂扩容400吨任务,年底建成投产麻涌环保热电厂,年内完成石马河流域、水乡地区共计400公里的次支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危险废物综合处置项目、垃圾飞灰处理设施等项目,扎实推进第二批次560公里截污次支管网等项目前期工作。
要强有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尽快动工建设地铁1号线,推动2号线与深圳地铁加快实现对接,配合加快穗莞深、莞惠城际轨道建设。突出加强与深圳等周边城市路网对接,扎实推进各项路网工程建设,着力构建内畅外联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NO.6民生
突出抓好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
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突出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对危化品、建筑施工等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完善落实立沙岛封闭式管理,切实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督促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强化安全意识教育,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要突出抓好食品安全。突出维护好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黄赌毒”、“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加强应急值守和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妥善应对台风、暴雨以及各种次生灾害。做好劳资纠纷、医疗纠纷、群众信访等调处工作,办好十项民生实事,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经济健康发展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来源:东莞日报)
下一篇:黑诊所藏匿出租屋屡禁屡开被采取强制措施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