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区

军地共建共管模式推进虎门文明创建整治提升


  军地共建共管模式推进虎门文明创建整治提升
 
  7月29日,针对虎门镇内炮台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带队督导,并在现场提出与军队加强沟通,形成军地共建共管模式,以此推进虎门镇文明创建整治提升。
 
  记者了解到,除了军地共建共管模式外,自东莞市开展“补短板、促提升”活动以来,虎门镇注重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以协同共治的理念,已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在机关、学校、社区、企业、旅游景区等各个层面内,将创建活动融入各个部门、社区等单位日常工作中,通过镇级职能部门与社区、职能部门之间、市级部门与镇级部门等搭建的协同共治模式,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在这种共治模式下,虎门精神文明创建取得了实效,城市软环境获得了提升。    
 
   推动炮台景区环境提升
 
  景区及周边环境提升是摆在虎门镇面前的一道难题。其中,位于该镇的虎门炮台和沙角炮台的环境整治则是重中之重,为此,虎门镇在市级部门协调下,与当地驻军协同,共同提升环境。
 
  多年以来,虎门威远炮台和沙角炮台等景区吸引较多游客前来游玩,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炮台也成为虎门乃至东莞市向外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不过,随着人流而来的占道经营、无照经营等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管理不到位,炮台周边路上存在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丢弃、倾倒在路边的情形,此举对景区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影响了旅客对当地城市环境的看法。
 
  以威远炮台旧址为例,在通往景区的主干道两旁,常常摆着各类小推车贩卖各类小吃和纪念品,外加临街搭建临时店铺,使得原本狭小的道路更加拥挤。
 
  “经常整条路都被各种占道经营堵死,车辆和游客难以通过,外加随地乱丢的垃圾,让此地显得杂乱无章。”当地海战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管理不善,炮台周边环境较为糟糕,不仅给游客造成不便,而且使得不少前来此地考察的专家感到不满意,造成外界对东莞形象形成一定偏差。
 
  针对这种情况,记者从虎门镇有关部门了解到,东莞市已经有所行动,采取措施,军地双方加强沟通合作,共建共管推进该区域文明创建整治提升。
 
  据了解,军地双方将协商签订共建共管协议,在重要区域联合竖立“禁止”标识,禁止随意倾倒、违法占道经营,并迅速联合开展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对于未来发展,双方还将共同做好整体规划,引导商贩有序经营。
 
  “一旦上述治理措施落实到位,景区环境将上升到一个新台阶。”虎门镇有关负责人说,当地政府也在积极配合这一行动,争取早日补齐短板,提升景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部门与社区协同
 
  整治“六乱”社区环境变靓
 
  除了景区环境提升外,社区环境提升也是文明创建重要组成部分。
 
  7月29日一大早,虎门镇南栅社区工作人员来到社区内市场走动,看看农贸市场的卫生情况如何。南栅农贸市场是当地较大的市场之一,人流密集,商品丰富,此前一直因管理不到位,环境脏乱差,周边群众对该市场的意见较大。
 
  南栅社区是虎门镇精神文明建设“补短板、促提升”示范社区之一,为此,该社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形,加强协同,联合市政、环卫等部门,出动社区工作人员,对农贸市场环境进行整顿,在短时间内提升市场环境,受到市民的好评。
 
  南栅社区重点整治农贸市场是虎门镇文明创建活动一个缩影。虎门镇人口基数大,在虎门从事商贸活动、旅游观光和购物的人流众多,给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和文明建设带来巨大压力。
 
  其中,环境卫生问题一直备受市民诟病,城市“六乱”成为当地市民关注热点。为此,以镇委班子带头实地清理垃圾和督导为契机,虎门镇各个职能部门和社区均按照职能被分配了有关任务,全镇上下动员,对辖区内“六乱”等现象进行治理。
 
  在东方社区的中心路,由于商铺汇集,人流较大,此地常常垃圾遍地,乱摆卖严重,导致当地民众出行较难。
 
  为此,针对因占道经营而导致交通阻塞等问题,东方社区以中心路、振华路和新村正街为重点,严打乱摆卖、乱拉挂等现象。同时,聘请6名工作人员从早上6点半定点巡查到晚上7点半,保持整治成果。
 
  据统计,从6月23日起,东方社区累计出动工作人员1050人次,共清理卫生死角144处,清理牛皮癣2484处,清理垃圾40吨,社区环境明显提升,且减少了交通阻塞,人行道更畅通。
 
  在东方社区居住多年的洪国兴告诉记者,自从整顿以来,环境提升了很多,大家出行也便利了不少,希望政府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工作强度,让市民生活在更好的环境中。
 
  东方社区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前整治是综合治理,协同作战,社区工作人员会通过微信群与镇级有关职能部门、社区有关人员保持沟通,发现问题立马整改,不断提升社区的环境。
 
  记者从虎门镇获悉,截至上月底,该镇已出动环境清理人员11.2万人次,清理卫生死角2.2万处,清理垃圾4400多吨,各社区已确定整治示范路,打造洁净宜居的城市环境。
 
  虎门镇则徐社区居民黄晓军告诉记者,如今,漫步在虎门镇的街头,感觉城市更加整洁美丽了,“城市面貌肯定与一线城市无法相提并论,但卫生死角等确实少了,城市变得更加漂亮了”。
 
  部门协同
 
  公益广告氛围日益提升
 
  在虎门镇文明创建工作中,商业广告较多影响了虎门镇城市形象。为此,虎门镇加大违法广告整治力度的同时,并有序推进镇内公益广告的投放。
 
  虎门镇负责户外广告整治方面工作的城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创文开展以来,虎门镇累计出动工作人员2.6万人次,拆除不符合规范的户外广告9425块。
 
  该镇还确定了镇区以百达路—虎门大道—南面大道—海战路、金龙路—人民中路—运河北路—解放路为整治示范线路,并以虎门高铁站为主要整治示范点,各社区已确定整治示范路,着力整治违法广告。
 
  在减少违法广告的同时,虎门镇也加大了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一增一减”间提升了城市公益氛围。
 
  据介绍,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虎门全镇共投入300多万元进行公益广告创作发布,制作张贴宣传广告500多张,制作灯柱公益宣传画400多幅,制作大型公益宣传广告14幅、阅报栏宣传广告20幅、马路跨栏30条、公交候车亭140幅,在各市政建筑工地布置围挡公益广告约8000平方米,正在制作6幅大型人行天桥宣传画。
 
  “在主要街道和标志性地点,抬头就能看到公益宣传广告。”虎门镇宣教文体局有关负责人说,虎门镇正在着力打造一批群众能参与、效果看得见、持续发挥作用的平台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各类载体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日用而不知”的自觉行动。(记者 何明强)(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厚街加紧推进各校工程建设
下一篇:清溪“机器换人”超额完成2017年目标任务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