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头本土作家耗时17年记录小镇历史变迁

樟木头本土作家耗时17年记录小镇历史变迁
他不是陈忠实,但是有陈忠实身上的韧劲;他是一个很普通的作者,却用17年的时间倾心记录着所在小镇的历史变迁。记者昨日从樟木头镇政府获悉,该镇本土作家陈剑锋耗时17年写就的纪实文学《民间樟城》,日前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悉,该作品获东莞市文化精品专项资金扶持。其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地记载了樟木头的民间传说、姓氏源流、民间风俗、古镇风物、历史故事和现代盛景,记录了樟城文化的历史变迁。
十余年伏案 终著《民间樟城》
据介绍,作者陈剑锋是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作家村民,任“中国作家第一村”办公室副主任,《樟木头》编辑部负责人。《民间樟城》是其来樟17年时间里潜心于民间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创作和研究的成果。该作品以南方小镇东莞樟木头的民间故事传说为叙事个案,通过一个个有渊源可考的故事传说和生活图景的生动叙写,展现了一个富有人文底蕴和市井百态的世俗风情小镇。
为了广泛搜集樟城民间文化资料,陈剑锋他几乎跑遍了该镇所有的自然和人文景点,做了大量的文献检索和文字笔记。
旨在传承与记录历史文化
文化的传承除了精神的一代代流传之外,还需要文字和影像作记录,以不同的方式把文化保存下来,作为它们曾经存在的证据。作者陈剑锋表示,写《民间樟城》的目的在于对文化的传承与记录。
该书中的“宝山仙话”是有关樟木头的一些民间传说,叙述的是一些樟木头街头巷尾所流传的轶事;“姓氏源流”主要是针对镇内一些大姓,如罗氏、蔡氏、刘氏、黄氏等,通过拨开历史的云雾,以姓氏为线索,踏访出一条清晰的线路,勾勒出樟木头各姓氏的来龙去脉、今昔之貌,而还原樟木头历史的局部变迁。
樟木头的“清明上河图”
青年文学评论家祝成明称,《民间樟城》刨出了樟城掩埋在时间之下的隐秘之“根”,也为樟城人找到了一条通往家园的“还乡之路”,是一部樟木头的民间文化史,一幅壮阔悠远的新“清明上河图”,一条樟城人“返乡”的必经之路。
他认为,《民间樟城》对樟木头民间文化的发掘、保护和抢救意义深远。(记者 董哲)(来源:广州日报)
下一篇:《黄江镇关于特色人才特殊政策的暂行办法》出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