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实施“优质发展”推动文明创建 提升城市文明素质
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补短板 促提升”工作中,长安镇紧扣“现代制造名城 湾区创新都市”定位要求,全面实施优质发展,通过整治城市环境卫生和创建城市文明氛围,全面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更高水平的发展,努力建设富裕文明新长安。
提升城市发展环境,提升城市文明素质,是长安镇在文明创建工作中着力推进的两大任务,而优质发展的思路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提升城市发展环境的工作中,注重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重拳整治城市“六乱”,狠抓环境污染源和河道污染整治等,来推动城市升级。而在提升城市文明素质上,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有机融合到创建活动中,积极办好“道德讲堂”、“文化学堂”。
长安镇委书记何绍田:“我们的短板是城市的公共配套,还没有达到标准,第二个生态环境也是一个短板,没有达到优质发展的标准,要把长安打造成为一个高品位的城市,通过高品位城市吸引高端的产业,高端的产业留住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能够推动我们的优质发展。”
长安镇属于人口倒挂的镇街,其中外来人口达到了100万,远远超过了户籍人口的数量,这些流动人口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素质参差不齐,因此也是文明创建中开展“全民”教育的主要人群。一方面,长安镇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目前全镇共新增2571块广告牌、896套灯柱旗、1.38万张海报。另一方面,长安镇打造“员工大学”职业教育体系,以“三学院一讲坛”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提供一定的资金补助,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
长安镇委书记何绍田:“我们政府每年大概800到1200万,专门补贴我们所有长安的一些新莞人来读夜校或者函授,我们提出三学院一讲坛,就是技术学院、学历学院、素质学院,还有专家论坛,鼓励更多的人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提升。”
长安镇将文明创建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创建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而与多所高校合作,是支持文明创建工作优质发展的一大动力,比如与香港大学合作研讨,通过“城市针灸”疗法,优化城市空间,打造“长安轴”,构建山、城、海的新格局,积极推动城市升级,以及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
长安镇委书记何绍田:“我们跟美国的麻省大学、香港大学、德国的柏林大学进行合作
把国外的科技、研发引进长安,我们优化城市的空间,把城市的环境整治好,包括我们的技术、交通、公共配套,所以我们要实施优质交通、优质教育、优质医疗、优质企业、优质人才,我们按照优质的要求来补短板来促提升。”(来源:东莞阳光网)
下一篇:宝石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全面铺开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