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常态化

东城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常态化
以往每天早上8时许,东城东泰社区泰和商业街,人行道上随处可见兜售早餐的小贩,地面尽是垃圾、塑料袋。8月9日,记者来到泰和商业街,发现这里已变得整洁有序,未见小摊小贩。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东城分局(以下简称“东城城管分局”)指挥调度股股长陈晓青告诉记者,这得益于东城近期以东泰社区为试点建立巡查管理长效机制,并将火炼树社区打造为东城文明创建示范社区,强力落实整治措施,促使东泰、火炼树一带“治乱”实现显著转变。
巡查网络覆盖整治区域
天微亮,4名着装统一的市容巡查员沿着泰和商业街开展步行式巡查,同时留意人行道上是否有乱摆卖、乱停放,这些细节都是他们巡查的“目标”。
这些巡查员隶属于东城城管分局设立的市容巡查服务队,该局通过市场化运作,统筹安排20名保安员当巡查员。袁炯金是巡查服务队的队长,他说,值班时间从7时至23时,分为两班制,队员分为3个小组,分别巡查泰和商业街、春天路、怡丰路以及外围路段,覆盖了东泰社区、火炼树社区等。
泰和商业街是此次整治行动的重点区域。商业街位于鸿福东路与四环路之间,长约1.5公里,沿路分布了东泰花园、阳光假日、景湖春天等多个大型住宅小区。这一带商业繁华,人流集中,小贩扎堆。
该路段整治前期每天有过百档流动商贩占道乱摆卖,严重影响周边商店经营、市民交通出行及市容环境卫生。陈晓青说:“甚至有小贩将炉灶砌在人行道上。之前开展多次整治,不过出现整治回潮现象,监管压力大。”
正值文明城市创建契机,东城对泰和商业街等重点区域强力出击,经过整治变得整洁有序,不见了小贩踪影,市民对整治效果感到满意。“东城地域广,城管人员有限,管理难度大,如今通过市场化运作,组建市容巡查服务队,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并以此作为试点探索市场化做法。”陈晓青说。
推广泰和路整治做法
黄加国是这支市容巡查服务队的一名队员,他与两名队友对泰和商业街进行巡查。在一家商店门前,一堆纸箱杂物引起巡查员的注意。经过沟通,店主及时将杂物清理。黄加国说:“大家除了高频率地巡查之外,也会留意周边环境,只要发现问题就会立刻处理。”
袁炯金表示,我们形成了管理规章制度、对队员的考核标准,以高标准管理要求,加大巡查力度,严防流动商贩占道摆卖以及商铺店外经营。
自巡查服务队驻守管理泰和商业街等路段以来,每天能对流窜在周边试图重回此处摆卖的流动商贩能够及时发现、迅速清退,也及时对该路段占道经营、乱堆放行为及时清理,无论是环境还是治安秩序均有明显提升。
以泰和商业街为例,一个多月以来,巡查服务队及时劝离、清退乱摆卖约610宗次,纠正店外占道经营行为450宗次,清理占道乱堆放300多宗次。东城城管分局每天不定时派员以明察或暗访的形式进行督查考核,确保该路段的市容市貌长期处于整洁、规范和有序状态。
目前泰和商业街的整治成效获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综合执法支队肯定,被纳入一大整治亮点进行推广。莞城、南城等镇街也参照该做法对重点路段进行整治。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东城商贸业发达,人口居住密集,环境整治压力较大。为此,东城精准发力、自查自摆、重拳整治,按照现代化城市中心区的要求,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自6月以来,东城城管分局共开展集中整治行动162次,出动执法人员、协管员、保安人员等约3398人次,出动执法车、巡查车、货车、大型吊车等约628车次,重点对主山、石井、东泰、火炼树、堑头、樟村、桑园、下桥等社区城市乱象问题突出路段进行重拳整治。
东城城管分局此行整治覆盖面广,成效明显,包括暂扣小四轮机动车16辆,电动三轮车、手推车、单车等共计79辆;暂扣灯箱、桌椅、冰箱、货架等各类违章经营物品约3266件;拆除乱搭建雨篷、铁棚等搭建物231宗;清退乱摆卖2503宗次,整改占道经营3025宗次,清理乱堆放826宗等。经过一系列的整治行动,东城的城市环境出现了明显的改观。
东城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由点及面,由路段整治延伸至区域整治。目前,东城城管分局以火炼树打造文明创建示范社区为契机,对乱摆卖、乱堆放、乱搭建等各类城市乱象开展集中整治。记者在火炼树多条街道看到,工人正在对违章遮雨棚、广告牌等进行拆卸,杂乱无章的建筑外墙面,变得整洁与清爽多了。
记者了解到,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接下来,东城将以“牛皮癣”治理、城市“六乱”、门前三包、在建违法建筑巡查为重点,对东泰、火炼树等区域实施综合巡查工作市场化,并推进城管执法重心下移,长驻巡查服务点现场办公,逐步推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常态化。(来源:南方日报)
下一篇:东莞重症手足口病疫苗接种首日接种疫苗市民不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