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筹建东莞市“义和堂自梳女展览馆”
莞城筹建东莞市“义和堂自梳女展览馆”
东莞市“义和堂自梳女展览馆”正在筹建中。近日,莞城社会事务办、市桥社区以及民主党派致公党的相关人员前往望牛墩探访慰问自梳女老归侨魏林好,深入了解其侨居国外和自梳不嫁等情况,并向其介绍正在筹建的东莞市“义和堂自梳女展览馆”,希望其能捐赠相关物品用以展览陈列。
慰问团一行在望牛墩朱坪沙村一条弯曲小巷内找到了魏林好。今年97岁的魏林好对慰问团的到来显得十分高兴,大方地向慰问团讲述了自己侨居新加坡的情况和自梳不嫁的缘由。
据介绍,1938年,年仅19岁的魏林好因为家庭环境困难,为了生存和见识外面的世界,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定与三个好姐妹前往新加坡打住家工。在当时,魏林好她们一共坐了四天四夜的船才到达新加坡。后来她们辗转在多户人家打工,做丫鬟、佣人。这样的生活,魏林好一过便是47年。1985年,66岁的魏林好因为年纪过大,无法再坚持在国外打工,于是便回到了东莞定居。回莞之后,魏林好与其他几个自梳女集资购买了位于莞城市桥路一巷5号的一间房子作为“姑婆屋”,并把户口定在莞城。
谈起自梳不嫁,魏林好表示在异国他乡打工,组建家庭、养育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和困难的事情。同时,她也不觉得女人非要嫁人才能幸福,于是她便决定自梳不嫁。在新加坡的“姑婆屋”里,魏林好购备新衣、鞋袜、妆镜、头绳及香、烛、肴,以黄皮叶煮水沐浴,设供拜观音,立誓永不婚嫁,然后由年长的自梳女将其辫子梳成发髻,自此,魏林好即为“梳起”。魏林好这种追求独立自主的女强人性格哪怕在当今的年代也不常见。
1985年,魏林好乘坐飞机,带着几大箱她在新加坡的日常用品回到了东莞,并申请恢复国籍,将户口定在了莞城市桥路一巷5号。在魏林好带回来的物品中,仍然保存下来很多很珍贵的物品,比如她在当地获得领导人选举投票资格的证书,回国后国家下发的恢复国籍证书,富有当地特色的衣服、用具,个人生活证件照片等。在慰问期间,魏林好都一一展示出来。
对此,慰问团一行也特别向魏林好介绍了正在筹建的东莞市“义和堂自梳女展览馆”,并希望其能捐赠相关物品用以展览陈列。(来源:羊城晚报)
下一篇:东莞百日整治提升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