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蚊媒密度监测点符合防控要求比例达62.90%
东莞蚊媒密度监测点符合防控要求比例达62.90%
昨日,记者从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东莞市疾控中心”)获悉,7月,东莞全市33个镇街(园区)62个监测点开展的蚊媒密度监测结果显示:符合防控要求监测点39个,比例达62.90%;低密度监测点17个,占27.42%;中密度监测点6个,占9.68%;没有蚊媒高密度监测点。另外,截至8月9日,今年东莞尚无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报告,报告1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登革热是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剧烈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皮疹等。
据东莞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东莞全市33个镇街(园区)62个监测点开展的蚊媒密度监测结果显示:符合防控要求监测点39个,比例达62.90%;低密度监测点17个,占27.42%,分布于全市各个片区;中密度监测点6个,占9.68%;没有蚊媒高密度监测点。
“今年以来东莞尚无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报告。”东莞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近期降水增多,蚊媒活动逐渐活跃,再加上全市居民普遍有养水生植物的习惯,非常有利于蚊子的繁殖。另外东莞与东南亚、南美洲等有登革热疫情的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旅游较多,人员往来频繁,东莞登革热的防控压力将逐渐加大。目前东莞报告的1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感染地即为马来西亚。
没有积水就没有蚊子,没有蚊子也就不会有登革热。东莞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人人动手,翻盆倒罐,清除积水,清理蚊虫孳生地”主动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对于防控登革热非常重要。
该负责人提醒大家一定要及时清除家里、房前屋后和天台、门楼的积水,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家中的水生植物每隔3~5天换一次水,并注意洗净植物的根部;平时还要注意环境整洁,保持环境卫生;居室要安装防蚊纱窗;睡觉时要挂蚊帐;家里有蚊虫时,要正确使用杀虫剂、蚊香、电蚊香液等;到野外活动时,要穿浅色的长袖衣裤,裸露的皮肤要喷涂驱蚊剂。
另外,如果市民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及结膜炎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发病前的外出情况,特别是发病前曾经去过近期发生登革热疫情的国家和地区的。(来源:信息时报)
下一篇: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跨界技术与家居业结合备受关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