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黄江建成莞深科技创新走廊桥头堡
将黄江建成莞深科技创新走廊桥头堡
2016年上半年,黄江镇交出了生产总值67.6亿元,同比增长4.1%的成绩单,其他各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向好。特别各项税收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均实现较大涨幅,充分表明黄江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的韧性和潜力。
从产业发展来看,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发展较好,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额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增长,说明黄江扶持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正在取得成效,更多效果正不断显现。
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黄江未雨绸缪,开始在谋划着未来的发展方向。镇委书记叶锦锐在黄江镇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坚持“建设莞深科技创新走廊桥头堡”这条主线不动摇,站在“十三五”规划的新起点上谋划大局,把握形势,深入分析我们所面临的机遇挑战,研判发展的重点难点,补齐经济发展短板,全力以赴保持经济转型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势头。
而要将黄江建设成莞深科技创新走廊桥头堡,还得依靠抓紧推广落实提升企业竞争力“1+N”配套措施。
什么是提升企业竞争力“1+N”配套措施
何为提升企业竞争力“1+N”配套措施?总的来说就是以建设莞深科技创新走廊桥头堡为目标,围绕金融、科技、产业、人才、园区和协会建设等出台多个配套文件。
“1”是《关于建设莞深科技创新走廊桥头堡的实施意见》,N是指其他6份,分别是《黄江镇关于加快推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黄江镇关于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黄江镇关于特色人才特殊政策的暂行办法》、《黄江镇关于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的暂行办法》、《莞深科技创新合作园区建设方案》和《莞深产业合作促进会黄江分会管理办法》。
2016年上半年,黄江在重大项目建设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该镇共有领益科技、国泰达鸣、太阳神总部、东吴实业、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东莞黄江学校5个市重大项目。同时,国家农业公园项目和富源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等2个市重大预备项目,正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动纳入市重大项目。推动恩智浦增资项目、信立泰、灵狮、泰合复合等一批优质项目申报市重大建设项目也被纳入黄江镇的计划当中。另外,积极围绕地铁R1线黄江站推进TOD项目开发,打造交通轨道站点周边经济圈。引进碧桂园、星河、前海母基金等大企业集团,以村企合作的模式,推进科技小镇、大■“旧城再造”等产城融合项目,实现产业、经济、文化三向发展,以产业带动创业,以服务带动创新。在产学研共建、园区建设、“机器换人”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这些成绩代表了黄江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因此,提出具有高度前瞻性、系统性和计划性的提升企业竞争力“1+N”配套措施就显得特别合乎时宜。
2016年上半年,黄江通过出台提升企业竞争力“1+N”配套措施,以建设莞深科技创新走廊桥头堡为目标出台实施意见,并针对科技、金融、人才、园区等出台系列配套措施,统筹全镇土地、资金、园区等要素资源,不断优化招商环境,将黄江打造为高端产业价值高地、招商引资政策洼地。
从现在起到未来的一段日子里,黄江将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产业宏观引导调控、优化园区发展模式、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壮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推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统筹安排土地资源、推进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加大财政投入和企业减负力度、优化社会服务公共体系等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提升企业竞争力“1+N”配套措施有何利好
“1+N”配套措施的出台有何利好?这想必是相关企业和不少市民都迫切想要了解的东西。
以“1+N”配套措施中《黄江镇关于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为例。
《若干措施》主要从鼓励企业做强做优、扩大实体经济有效投资、强化产业用地和空间保障、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等五大方面着手。
为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黄江将采取包括积极培育和引进大型龙头企业、鼓励工业企业扩产增效、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中小微企业等三项举措;此外,为扩大实体经济有效投资,黄江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用地,支持企业开拓市场。
其他措施还包括鼓励企业认证驰著名商标,鼓励企业打造质量和标准品牌,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严格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等。这些都为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和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
又如在关于《黄江镇关于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暂行办法》)中,由镇政府设立黄江镇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镇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财政资金用于“1+N”措施配套专项专用。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创新驱动配套资助、研发中心和实验室项目资助、创新平台(孵化器)项目资助、配套奖励创新型企业、企业研发投入补贴、专利成果奖励、专利代理奖励、科学技术奖、专利奖、科研工作站(基地)奖、创新创业大赛奖、科技服务机构资助、人才补助、创新驱动活动补贴、科普项目补贴、上市企业奖、制定技术标准奖、名牌和质量奖、技术改造及机器换人项目资助、技改节能项目资助、信息化专项资金、以及镇政府设立的其他创新驱动奖励项目等23项内容。
对于特殊人才,“1+N”配套措施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关于《黄江镇关于特色人才特殊政策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中可以看到,主要围绕科研配套资助、创新资助和奖励、创业扶持、落户、住房、医疗、社保、配偶安置、子女入学、薪酬及其它方面给予特色人才支持。其中资金资助和奖励部分包括科研和配套资助、创业资助和奖励,以及创业扶持;在生活待遇方面,包括落户和住房、医疗、社保、配偶安置、子女入学、薪酬及其它方面也都提供了一定的补助和方便。
抓紧推广落实提升企业竞争力“1+N”配套措施
只有政策落地实施,才能将一切利好施加给企业和市民,最终反哺于黄江经济。因此镇委书记叶锦锐在黄江镇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接下来,我们要紧紧围绕“1+N”配套措施,主动作为,积极落实,不断推进我镇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建设莞深科技创新走廊桥头堡的战略步伐。”
为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黄江将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媒体、驻点走访等形式对外宣传相关政策,成立镇提升企业竞争力“1+N”配套措施办公室,为企业提供服务和咨询工作,切实将提升企业竞争力“1+N”配套措施出台的利好消息带到每一个企业。为了及时掌握“1+N”配套措施的执行情况,督促落实各项政策的工作任务,对各部门、各社区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量化考核,确保“1+N”配套措施真正惠及企业,发挥实效。
此外,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黄江将利用政策出台契机,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企业开展名牌(名标)产品认定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对镇内2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加强服务力度,重点对“机器换人”、自动化生产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及时解决发展问题,加快推动发展。同时,筛选一批具有良好成长性的科技企业,落实政策,着力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后备队。加快完善创新平台载体,鼓励镇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建立完善各类型的研发机构、科研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黄江会打好“亲企清政”组合拳。利用政策的全面推广落实,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行动,落实好商事改革、营改增等有利于企业减负降本的政策,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政府简政放权,简化相关事项审批流程,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大力推进“互联网+”电子政务化办公,充分发挥社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功能,优化办事窗口设置,改进工作方法,推行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届时,你会看到一个把思想都集中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都凝聚在项目建设中,把功夫花在政策落实上的黄江。市民有理由期待在抓紧推广落实提升企业竞争力“1+N”配套措施后,黄江将以一个莞深科技创新走廊桥头堡的姿态伫立在经济发展的潮头,实现镇区蜕变。(记者 董哲)(来源:广州日报)
下一篇:上半年凤岗经济稳中有进 实现GDP108.6亿元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