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区

中堂游泳名声大振 为国家争得荣誉

  中堂游泳名声大振 为国家争得荣誉
 
  东莞是全国著名的“游泳之乡”,建于1976年的中堂游泳场,对培养游泳人才功不可没。这里曾是全市最好的游泳场之一,一直是水乡乃至东莞培养游泳人才的基地,走出了一批顶尖的泳手。日前,记者踏访中堂游泳场,其历经40年演变,烙着岁月的印迹。
 
  中堂游泳场位于中堂业余体校内。每到暑假,这里都会开设公益培训班,今年选拔近70名学员。
 
  这里不断走出优秀苗子。在上个月举办的全国少儿游泳分区赛(广东赛区),中堂14岁游泳选手李嘉荣斩获50米自由泳单项第一、自由泳全能第一等5大奖项。与李嘉荣一样,众多的小泳手同样怀揣着追求,为圆梦泳坛而不断发力。
 
  40年里,这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游泳运动员。被誉为“女飞鱼”陈小平的出现,为中堂游泳事业描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994年,陈小平二年级时在家人支持下选择游泳训练,2003年入选广东省队。她斩获几十项国内外冠军,更是在2004年蹼泳世锦赛上,狂揽3块金牌,并且三次打破世界纪录,让中堂游泳名声大振。
 
  中堂泳坛人才辈出,除了陈小平之外,走出了蹼泳4x200米破世界纪录的刘惠章、李倩平,以及吴润贵、李浩均、陈照星等一批优秀的泳手。近些年该镇游泳运动员破全国纪录10多项,获省级以上金牌341个,银牌281个,铜牌292个,为省市乃至国家争得了荣誉。
 
  游泳是中堂最传统、也最有名的体育项目。1976年,中堂在业余体校修建了一个25×50米的游泳池。1983年,兴建一个15×15米方形池,盖上尼龙薄膜,可进行冬训。该池在1986年全国泳池评比中获二等奖。
 
  记者日前看到游泳场由圆拱形铁盖棚遮盖,水泥做成的跳台、破旧的马赛克地面、水迹暗黄的池底,虽然环境简陋,不过泳手们依然精神抖擞。
 
  中堂游泳在取得辉煌同时,也面对着制约发展的瓶颈。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堂游泳场已变得落后。硬件设施的滞后,导致无法聚集教练人才,游泳项目发展提速乏力。
 
  中堂镇历来重视体育事业发展,投入不少资金推进体育公共设施建设,之前有计划建设新游泳馆。中堂是经济后进镇,由于财力受限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建设计划并未提到议题。陈小平说,现有的游泳条件滞后,确实需要改造与提升,创造更好的硬件设施。
 
  与陈小平一样,中堂众多群众期待能够擦亮“游泳之乡”这张名片。陈小平说,中堂有游泳的很好传统与基础,希望政府可以更加重视,从场地建设、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推进,擦亮中堂游泳品牌。(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中堂颁发113.67万元奖金奖励91个创新项目
下一篇:南城:在抓好新旧典型中坚持打好“创文”攻坚战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