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未签字先汇款 多少习惯成自然

  与这些习惯成自然相比,银行另外的一些“小算盘”就显得分外可爱了,比如,因怀疑转账的老人受骗,为延缓进程采取停电和关门的措施,虽然免不了一时会被批评和误解,但最终换来的是掌声。只是,这种以客户利益为导向的行为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种无需多言的惯例呢?

  储户张先生在银行柜台办理转账业务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自己被骗,要求银行立即停止转账。但当时银行工作人员收到转账凭单后,在电脑上完成了转账汇款的操作。尽管立即报案,但汇出的款项未能追回。张先生起诉银行,要求对方全额赔偿损失36300元。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未在转账凭单上签名确认,没有作出同意汇款的意思表示。法院最终判决银行负全责。

  原本是顾客和骗子二人势均力敌的角力,结果让银行“呲楞”一不小心给搅黄了——鼠标轻轻一点,三万多大洋全入骗子口袋。而这“一不小心”的代价也够大的,为骗子“助攻”一记乌龙球后,银行被判全额赔付。

  就事论事,事件中的银行或有那么些许的憋屈,但归根到底还是属于自作自受。就像书画大家的作品,若不署名盖章,就算不得“真迹”,作品技法再好也价值寥寥。相反,一旦署名盖章确认,那就价值不菲了。回到转账凭单上来,顾客还没“背书”,银行怎么就先行操作了呢?

  当然,银行碰上这等奇葩事的几率估计跟“隔壁扔砖头”被砸到有得一拼。就事情本质而言,这是违背办事流程,不按程序办事的后果。银行转账已经泼水难收了,凭单上的客户签名栏却空空如也,这就是明显的程序错乱和逆转。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处理并无问题,转账的收款人无一不是亲朋和友好,事前事后签字一个样。签着签着,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不过,比之违背程序,习惯成自然或许更为可怕。比如,有问题曝光了,银行不是第一时间反求诸己,而是先撇清关系,声称这事与我无关。再比如,嫌贫爱富,银行的贵宾服务厅再怎么空荡,也不会叫排着一字长蛇阵的普通客户前往办理。隔着薄薄的玻璃门,看着外面人的拥挤与焦急,银行有关人等总是无动于衷。

  与这些习惯成自然相比,银行另外的一些“小算盘”就显得分外可爱了,比如,因怀疑转账的老人受骗,为延缓进程采取停电和关门的措施,虽然免不了一时会被批评和误解,但最终换来的是掌声。只是,这种以客户利益为导向的行为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种无需多言的惯例呢?

 

上一篇:图说锦州山川风物
下一篇:石家庄史上最大规模秋冬园林绿化收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