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岭山的抗日根据地旧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大岭山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岭山大王岭村是广东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近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抗战旧址。71年前的战火硝烟虽早已散去,但东莞人民英勇抗战创造的光荣历史永不磨灭。东莞人民浴血奋战铸就的伟大东纵精神依然存在。 “重温烽火岁月,传承东纵精神”,我们 “不能遗忘的地方——走进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一处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三大队机关所在地的建筑群体,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该旧址包括9处文物点。
该旧址包括9处文物点。其中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6处抗日旧址位于大王岭村,医务所、中山书院、连平联乡办事处3处旧址分别位于瓮窑村、油古岭村和连平髻岭村。
1940年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根据中共前线东江特委的指示,挺进东莞大岭山地区,开辟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该旧址是东江纵队主要领导人指挥东宝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机关所在地,在中国华南地区的抗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我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位于大王岭村,是一座泥砖民房,。1940年9月,中共前线东江特别委员会召开部队干部会议,决定把东江地区的人民抗日武装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第五大队,坚持在惠(阳)东(莞)宝(安)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领导中心设在东莞。同年10 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奉命从宝安布吉挺进大岭山地区,开辟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在此设立大队部。这里同时作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机关。
大家团结报社旧址是一座泥砖民房。1941年1月,第三大队在此创办《大家团结》报,这是抗战时期广东敌后地区第一份革命报纸。该报为油印版,每个星期出版一期,共出版了20期,主要进行抗日游击宣传,报道国内外新闻及日伪军的活动等。1941年9月与第五大队在宝安阳台山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新百姓》报合并。
第三大队操场旧址是一片露天空地, 面积约1000平方米。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于1940年10月挺进大岭山后,为了提高指战员的军事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把此地开辟为操场,开展军事训练。1941年5月,为了适应部队迅速发展壮大和游击战争的需要,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于1940年10月挺进大岭山后, 把此地开辟为操场,开展军事训练。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在大王岭举办军事训练班。(记者 卢晶明 李晓玲)(来源:东莞阳光网)
下一篇:黄江:儿童平板电脑今年销量同比增长25%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