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东莞成就篮球 篮球荣耀东莞

  宏远队首夺CBA总冠军

  篮球,对于东莞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段仍在发生的历史,是精神和传承。

  1993年,宏远篮球俱乐部成立,这是中国首家民营篮球俱乐部。从体工大队到俱乐部,从政府管理到企业经营,“宏远”在篮球界的意义不仅是它视冠军如寻常的王者之气,更在于它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变化过程中的文化符号。随着“中国CBA第一馆”———东莞篮球中心的落成,东莞对于篮球的演绎也从竞技转向营销与文化。而东莞篮球的荣光,已超出一地的界限,也超出了体育的范畴。

  东莞篁村 中国篮球职业化在此揭幕

  某种程度上,正是陈林的横空出世,为中国篮球的职业化改革拉开了序幕。

  陈林,原名陈满林,1941年生人,广东宏远集团创始人、董事长。1991年,宏远集团在篁村380亩荒地的基础上开发出的宏远工业园已初具规模。为提升工业园的知名度,陈林开始考虑品牌战略。他亲赴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洽谈广告业务,但每版16.2万元的要价吓到了他。

  一边是品牌宣传上的需求,一边是公司资金上的不足。从南方日报社回来,陈林沉思许久都找不到对策,干脆一狠心,打场球再说。这是一场让陈林与中国篮球结下不解之缘的球。当晚,从球场回到家的陈林脑筋突然开窍:我完全可以成立一支实力很强的篮球队,在珠三角到处赢球,这不也是宣传吗?

  金元政策 顶级篮球高手云集东莞

  确定思路后,陈林首先找到时任东莞体委副主任的老球友谢润深。谢是第一批参加亚运会的中国运动员之一,在篮球圈子也有不少人脉。通过谢润深在吉林省体委的朋友帮忙,宏远集团召来关德友等一批专业球员。有了大关等人的加盟,宏远这支初生的队伍轻松夺得东莞市运动会篮球冠军。

  市运会的成功让陈林信心倍增,尔后陈林安排谢润深广发英雄帖。谢润深回忆,陈林开出的价码足够诱人。首先是工资,当时体工队运动员的工资大多只有一两百元,陈林开价是其十几二十倍;其次是住房,陈林许诺给每个球员分一套房;再就是善后,当时的体制下,运动员年龄大了只有退役转业一条路,可陈林给股票,只要乐意,运动员退役后还可以留在宏远工作。

  一时间,李春江、张勇军、郝焕新等各路国家队和全国冠军队退役下来的顶级篮球高手云集东莞。

  50万元注册全国首家民营篮球俱乐部

  不到三个月时间,以张勇军等人为班底的宏远男篮即横扫珠三角。陈林搞起四省市篮球邀请赛,宏远男篮又一次夺冠。而后宏远男篮应邀出席香港工商杯篮球联赛,先后挫败韩国、新加坡等队伍。

  陈林回忆,当时的中国篮球界已经尝试着搞了点改革,虽然实质上还是计划经济那点底子,但至少从表面上看,篮球迟早还是要推向市场的。“当时国内有十家省市俱乐部队伍,但没有一家是民营,那我为什么不可以创办一家民营俱乐部呢?”

  这一次,谢润深被安排协助宏远集团创办国内首家民营篮球俱乐部。谢润深回忆,去北京注册出人意料地顺利。交完50万元注册资金的半个多月后,陈林在东莞接到来自国家体委的书面通知,全国首家民营俱乐部——宏远篮球俱乐部注册成立。

  离开体工队的编制与束缚,这支平均年龄接近三十岁、以当下的眼光看无疑只是“老将收容所”的宏远男篮开始了破釜沉舟的传奇。

  企业联手政府 广东宏远收获MVP

  1995年乙级联赛半决赛,体制外的宏远男篮以25分的分差淘汰体制内的广东男篮,晋升CBA;而广东男篮返回广州二沙头基地后不久,遭体工队解散。

  次年,广东省体工大队主动与宏远集团洽谈合作并达成协议:宏远以广东宏远之名代表广东省参加全运会,体工队则保留青年队编制,由宏远每年出资70万元与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合作共建青年队,其中球员关系、产权、经营权等均归宏远所有。

  十几年过后,就中国篮球的职业化改革而言,用怎样的溢美之辞形容这次合作都不为过。这项合作所奠定的宏远模式,至今还是国内输送篮球人才效率最高、职业俱乐部和地方体育局之间关系最和谐顺畅的篮球体制。民营的宏远篮球俱乐部又一次走到时代的前头,完美阐释了如何最有效地结合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在合作中达成双赢。

  8个CBA冠军 奏响高潮反哺城市

  2004年,广东宏远击败曾七夺总冠军的八一队,首次夺得总冠军。而在此之前的一年,宏远以近百万元的回报,成为中国第一家盈利的篮球俱乐部,夺取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总冠军。之后,广东宏远拿下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8个冠军,包括一个三连冠和一个四连冠。在东莞,有了中国职业篮球历史上第一支拉拉队;在东莞,有了广东宏远和东莞新世纪两支顶级联赛球队。东莞为冠军加冕,为城市修建国内最先进的篮球场馆。

  东莞人的思想解放和体制改革契机成就了东莞篮球,东莞篮球如何在产业和文化上反哺这座城市,成为新的课题。

 

上一篇:观音山:新年将举办系列活动迎客
下一篇:东莞男篮今晚主场对北京 是复仇战也是关键战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