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家族企业倾向子承父业
东莞家族企业倾向子承父业
继承者们你知多少?企业接班人:80后占32%,90后占31%。
昨天,莞商大会召开。不少老板意气风发的笑容背后,鬓角掩饰不住的白发,让人无法不想到他们的继任问题。知名莞商多是家族企业,继任问题是东莞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
此前,东莞市中小企业局联合东莞市社科联发布的《东莞新一代民营企业创业者调研报告》曾显示,东莞相当部分上规模企业已进入接班阶段;而研究发现,子承父业是东莞家族企业倾向的方式,尤其是儿子继承。
在这次莞商大会中,“富二代”家族继承人纷纷亮相。对东莞家族企业继承人现象曾进行深入研究的作家卢忠光表示,这些继承者们“要获得成功所花的精力,也不一定比别人少”,“上天并不因为他们父辈有钱,便把成功轻易地给予他们”。
东莞民营登记注册户数超过50万,其中大多数为家族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东莞的家族企业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家族企业一样,也面临着事关企业永续发展的家族企业继任问题,也就是家族企业的接班问题。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和东莞理工学院的两名学者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他们发现,2006年~2007年度50强优秀民营企业家,当时的平均年龄46岁,到2016年,已经55岁。这些企业家大多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或60年代,其中以20世纪60年代的居多,数量超过一半,东莞的家族企业已经进入接班换代的高峰期。
此前,东莞市中小企业局联合东莞市社科联发布的《东莞新一代民营企业创业者调研报告》也显示,东莞相当部分上规模企业已进入接班阶段。企业接班人为80后占32%,90后的占31%。
子承父业是东莞家族企业倾向的方式,尤其是儿子继承。这不同于倾向于以转让(包括转让股权)乃至歇业的方式结束企业的浙江家族企业,或在东莞的中小港台企业倾向于选择将企业承包给信得过的人经营。
东莞家族企业创一代对继任者的培养主要采用根据创一代的理念和价值观,结合企业经营目标和特点,对继任者进行手把手的锻炼与培养,通过浅尝式授权,让继任者在商海中搏击,允许他们犯错误,通过试错不断磨炼成长。
何志鹏:从资料员、采购员、司机等基层工作做起
被人亲切地称为“萍姐”的广东嘉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桂萍,2004年她就开始为下一代的接班布局了,她把“科班出身,斯文大方、谈吐得体、低调阳光”的女婿何志鹏招进公司,从资料员、采购员、司机等基层工作做起,2007年升任嘉宏集团总经理,成为东莞民营企业50强中最年轻的负责人。卢忠光采访何志鹏期间,他一直坐姿挺拔,说话有条不紊,显示了一种同龄人中少有的和气风度。
陈健民:只有在事业和社会责任上超越父亲,才能恢复自身
光大集团董事长陈润光的儿子陈健民,被媒体形容为“憨厚少语”。陈健民说,“陈润光之子”既是光环,更是紧箍咒,他只有在事业和社会责任上超越父亲,才能恢复“陈健民”这个真身。
麦绮琳:担任学校辅导员,开始接班前的历练
麦氏家族的第三代,麦照容的女儿麦绮琳,甚至比父亲还要早就参与家族生意,开始了接班前的历练。2010年,她从英国留学归来,从担任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辅导员起步,到出任鸿发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时,年方24岁。
王绍恒:“如果说自己今天算有点成就,全得益于长辈们的教育”
香港金城营造集团创始人之子王国强曾在2012年荣获“杰出莞商”称号,2014年,他的儿子王绍恒亦获得了“优秀青年莞商”荣誉。卢忠光曾采访了这位阳光中带着青涩的大男孩王绍恒,王绍恒认为,如果说自己今天算有点成就,全得益于长辈们的教育。
陈嘉希:“明明可以养尊处优靠脸吃饭,却偏偏靠实力打拼”
而对于宝龙集团创始人陈灿强之女陈嘉希,卢忠光认为,“明明可以养尊处优靠脸吃饭,却偏偏靠实力打拼,成为一股让人肃然起敬的玫瑰力量”。陈嘉希说,她每天早晨七八时起床,如能早起,就会去跑步,如果晚起了,吃完饭就马上去工作。
我们很努力:“接班只是接钱库钥匙”属误解
2014年的世界莞商大会曾从30名候选人中评出20名“优秀青年莞商”,这30名候选人中,有16人是东莞家族企业的继承者。
莞商大会是这些家族企业继承者们集中亮相的平台,他们和父辈们在大会中沟通、洽谈、学习,而这些继承者们不少早已经在网络上引起过轰动。
2015年6月,一篇网文《重磅!东莞80后亿万富豪,你认识吗?》在东莞各大网站流传,点击率逾百万。故事的主角包括:王君扬,厚街王氏家族接班人,东莞市兴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健民,光大集团陈润光的儿子,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志鹏,嘉宏集团董事长方桂萍女婿,广东嘉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刘晋嵩,东莞女首富张茵之子,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副总裁……
作家卢忠光在这次莞商大会之前应邀写了一本书,名为《莞商传奇》,他对莞商创一代、富二代进行了深入研究,曾多次长时间对他们进行面访。昨天中午,卢忠光说,“很多人以为富二代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生活无忧无虑,所谓接班,无非就是接过父辈交下的钱库钥匙而已,躺着也能赚钱,吃喝玩乐也能赚钱。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现在接班的第二代莞商所面对的局面,一点也不比他们父辈当年洗脚上田时简单,甚至还要复杂千万倍。”
他对接触到的东莞家族企业继承者们给予了肯定,称他们“有责任感和感恩之心,是有抱负、有作为的,尽管能力、才干有高低,成就分大小,但和父辈一样,他们都在正道上打拼着。财富在他们身上发挥了正能量,从修养学识到能力,他们都体现出了与财富相称的水平”。
我们是“创二代”:“做人必须低调、做事可以高调”
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的莞商,大部分是为了告别穷日子而创业,而富二代莞商,则大部分是为了追求更加瑰丽的梦想。虽然他们躺在父辈积累的财富上,八辈子不干活也吃不完、穿不完,但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他们更喜欢称自己为“创二代”
卢忠光在写作《莞商传奇》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莞商富二代大多从商,极少有当公务员的。倒是有不少人原来是公务员,却放弃“铁饭碗”辞职下海的。这与有些地方的富豪,削尖脑袋甚至不惜代价只为儿女挤进党政机关当干部的情况大为迥异。
相比父辈的务实、低调,继承者们在面对公众视线的时候更为练达,试图能动地在继承莞商性格中加以创新和发扬,甚至尝试高调做事,“做人必须低调、做事可以高调”、“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记者曾多次接触东莞常安医院总裁尹创铸,顶着博士头衔的他虽然像父辈一样低调,但心中却有着大大的梦想:悬壶济世,把常安医院办成一家中西合璧的百年名院。尹创铸摆脱家族企业的弊病,将自己定位为职业经理人,还在整个公司实施职业经理人化,每个职业经理人负责一个板块,他就做总公司的职业经理人。
对这些年轻的继承者们,卢忠光寄予厚望,他认为,“新一代的莞商已经破土而出,但见青枝绿叶,生机盎然。莞商的精神不变,还是那么朝气蓬勃,阳光四射。”(来源:广州日报)
下一篇:何志鹏:积极、乐观、阳光是青年莞商新标签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