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教师节该不该给老师送礼?
	  面对教师节该不该给老师送礼?
	  该不该给孩子的老师送礼物?面对教师节,这是让许多东莞学生家长纠结的问题。
	  有调查显示,超过六成家长表示给教师送过礼;几乎百分百的老师表示收过礼。但同时,有87.3%的教师表示“不愿接受学生家长的馈赠”。眼下教师节临近,有家长在朋友圈表示,“真不知道拿什么给小孩去送礼?送什么?送多少?心里没底啊!”确实,每逢教师节,很多家长开始或主动或被动的开始给老师准备送礼。
	  这其中,有的家长是因为小孩子刚入学,什么都不懂,希望老师多点关心。有的家长是,调整座位时,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座位。同时,还有很多家长是希望,班干部改选,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当选。最多是,一些家长送礼其实什么都不为,就是因为觉得别人送了,自己不送对孩子会不好,因此不情不愿的送。记者认为,送礼让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变了味,变成了家长和学生都要过节如过关的“教师劫”。送的不由衷、收的亦不情愿,如此“虚假造作”的礼,显然早已成为一种庸俗的市侩交易。
	  家住东泰社区的田女士最近对儿子的一番话若有所思,那天晚饭的餐桌上,正在读初一的儿子对田女士说:“妈妈,中秋要到了,你要不要给我们班主任送点什么表示一下呀?这样老师才会多照顾我一些。”田女士非常吃惊,没有想到小小年纪的儿子,竟然知道搞关系这套“社会规则”了。
	  企业员工罗先生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说:“现在的小孩比我们那时‘精’多了,以前我们只知道学习,哪里有想过叫家长给老师送礼,好让老师多关照自己的?女儿让我给老师送礼,很让我困惑,说送吧,好像又不合适,等于间接承认了这套‘潜规则’,对孩子的价值观有不好的影响,直接说不送吧,又怕孩子担心。真是两难。”
	  当家长遭遇孩子提出的送礼问题时,千万不要只是从送礼方面进行开导,比如说 “放心啦,我们会搞定的,这些事不用你操心”之类的话,这样并不能解开孩子的心结,孩子在得到家长这些模棱两可的回答后,还是会继续想:爸妈到底送了什么礼物给老师?
	  老师收下了吗?这些礼物合不合老师的心意?老师对我会不会另眼相看?如此等等,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按规定教师肯定是不能收礼。”对于教师节礼物问题,某校领导说,一些老师觉得不好驳家长的面子,或者 觉得小礼物并不是现金只是个心意,所以就收下了,这样的情况一旦被举报就得“后果自负”。
	  该负责人介绍说,往年不乏学生毕业后,家长举报教师收礼的先例。 曾有一名初二老师在教师节的时候收到家长的一张购物卡,当时以为钱不多,没在意。
	  没想到一个月后刷卡的时候,发现卡里是三万元钱。老师这才想起当时家长 说,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的指点,升入本校高中。于是这位老师利用大量课余时间为学生补课,但学生最终没能考上本校高中。中考分数一出,家长就把老师举报 了,说老师收了钱却不帮孩子升学。老师喊冤说,以为三万元是补课费,最终学校与老师解聘。
	  其实家长给老师送礼,很容易让老师与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关系发生异化,在不少老师眼里,这本身就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不尊重、不信任。
	  现实中,还有许多的 老师不因家长送没送礼就区别对待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另外,这对于我们孩子的成长也殊为不利。孩子们很单纯,一般表达都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 露,家长送礼并且把送礼泛化为物质,很容易造成孩子情感表达“单一化”,过分追求物质,并且不知不觉间养成物质攀比、“遇事就要送礼”的观念,不利于孩子 的健康成长。大张旗鼓的送礼之风,不应该成为全社会的风尚,家长们的这种心态其实是对教师的极大误解,以为教师收到礼物后,就会感到满足。
	  事实上,对于送礼,有爱心、责任心的教师会感到尴尬,甚至不舒服,因为绝大多数教师从内心来说,最期待的是自己的学生都有上进心。
	  其实作为家长,最好的礼物是平时多加强和老师的 联系和交流,共同把孩子学习抓好、身体搞好,让孩子健康成长。(来源:东莞日报)
下一篇:东莞高校频发大招 教师福利真不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