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增至24人

东莞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增至24人
9月9日,来自东莞凤岗镇的张旭庆给一位素未谋面的患血液病小朋友捐献出了造血 干 细 胞(俗 称 捐 献 骨髓)。东莞市红十字会称,他是凤岗镇第一位成功捐献干细胞的志愿者,加上张旭庆的样本在内,目前东莞已经有2 4位志愿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9月9日,26岁的张旭庆躺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的病床上,捐出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根据国际上捐献出了造血干细胞的惯例,张旭庆没有见到接受捐献者,通过对方家长父母的感谢信,他知道了对方是个一岁多的小朋友,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虽然彼此并不认识,张旭庆对于自己的干细胞能与对方成功配对感到十分高兴,因为医生告诉他,这种病通过成功的骨髓移植可使免疫功能正常,纠正血小板减少。
捐献的当天下午,东莞市红十字会和凤岗镇政府为他的平安归来举行简短仪式。作为凤岗镇首位成功捐献干细胞的志愿者,该镇镇长林岚表示,张旭庆的志愿行为,体现了青年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也为社会各界树立了榜样,她也号召社会各界都要向他学习。
受捐者的父母也给他写来了一封感谢信,看着感谢信的张旭庆十分感动,他说,通过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点燃生命新的希望,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的生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成为大家的实际行动。
张旭庆,1990年出生。两个月前从珠海到东莞凤岗镇工作,友善、青春、大大方方,是张旭庆给人的第一印象。早在海南上大学期间,这个来自黑龙江佳木斯的东北小伙就开始了第一次献血,一直坚持到现在。
2013年,毕业后张旭庆在珠海工作期间,听说当地血库O型血告急,他就及时去血站献血,“献血没什么害处,又可以帮人,为什么不愿意呢?”张旭庆如此解释自己献血行为。就在珠海的那次献血,当时采血的护士告诉他留一个血液样本,或许以后能找到与之血型相配的患者,他就毫不犹豫地登记留了自己的干细胞样本。
今年6月份,来自珠海的一个电话打来,说有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和张旭庆的样本初配相合,需要采取高分辨血样,请他再次配型。“当时我还以为是诈骗电话,直接就挂了。”说到这里,张旭庆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直到东莞红十字会和广东血库的工作人员又分别给他打来电话,他才相信。随后,张旭庆到医院采集血样,配型成功,根据安排,张旭庆到医院体检,各项指标全部合格,最终决定于9月9日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受捐人是个孩子,我也快成爸爸了,我能够理解对方的处境和心情。”张旭庆说,自己上网查阅了大量关于造血干细胞的资料,了解捐献干细胞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有多大伤害,也告诉家人让他们放心。”张旭庆告诉记者,自己老婆过几个月就要生产了,这个小患者年纪也很小,感觉就和他们的孩子是一样的,为人父母没有理由不救。
9月9日,张旭庆和东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老婆没有一同前往,他说,“老婆要在家安心待产,再说她去了也没事情干。”经过一系列前期检查后,张旭庆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等待着抽血,“一点也不疼,也不用麻醉,就是躺在床上挺无聊的。”张旭庆说,医护人员一直陪在他身边,鼓励他照顾他,这让他很感动。
12时许,捐献结束,工作人员将其放在特殊的装置材料中,随后将这些造血干细胞输入小患者的体内。
据了解,在非血缘关系中,最终完成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低,仅为几千分之一甚至几万分之一,而像张旭庆这样成功配对两位患者,其概率就更低了。东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可以治疗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等75种疾病,并且是白血病、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度地中海贫血的唯一根治方法。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无私奉献的大爱行为,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是红十字会的核心业务。
东莞市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于2010年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共完成2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其中15年完成了10例),为中华骨髓库提供了2500多人份资料。张旭庆是东莞第24位,广东省第456位、全国第5951位干细胞捐献者。
对话
能帮到孩子就很满足了
记者:很多人认为捐献干细胞是抽骨髓,你亲身经历后的体会是?
张旭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早已不用抽取骨髓方式,就像是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献血。医生说,捐献结束后一到两周,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会恢复到原来水平,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
记者:受赠者家属给你写了一份感谢信?你想过去见见对方吗?
张旭庆:能帮到他我已经感到很满足了。见面就没必要了,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只要孩子健康成长就够了。真的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这项可能惠及每个人的公益事业,能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记者 唐建丰)(来源:南方网)
下一篇:东莞志愿者走上街头向流浪乞讨人员派送月饼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