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区

松山湖力争2020年建成广东省“互联网+”试点示范小镇

  松山湖力争2020年建成广东省“互联网+”试点示范小镇
 
  2016年6月底,广东省全面启动首批“互联网+”试点示范小镇建设部署。仅仅两个多月后,作为全省首批10个产业型“互联网+”小镇试点之一,东莞松山湖在充分调研整合园区现有产业资源的基础上,迅速制定出台了创建“互联网+”小镇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数年“互联网+”小镇的建设目标、空间布局、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按照实施方案,未来数年,松山湖将鼓励园区互联网企业联盟抱团发展,在省市各级政府鼓励支持下,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撬动产业发展潜力,力争到2020年,建设成为产业定位清晰、产业规模较大、集聚程度较高、城市功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生活等功能的广东省“互联网+”试点示范小镇。
 
  新三板挂牌企业瓦力科技(832638)前不久公布的上半年年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该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00.44%,继2015年净利润暴增2640倍后,再次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
 
  作为一家土生土长于松山湖的创新型企业,瓦力科技创业短短三四年间,便先后开发出瓦力抢红包等众多知名互联网应用产品,在国内互联网领域崭露头角。
 
  瓦力科技的发展,无疑是松山湖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缩影。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松山湖已经聚集了包括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广电院、电研院、中大研究院、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工研院、北大光电院等在内的7家互联网相关科研院所,建成包括广东东游互联网产业园等在内的1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已引进近210余家互联网、电子商务实体企业,640多家集群注册电子商务企业。
 
  与此同时,在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在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研究与开发、电子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服务、工业设计等领域,园区还累计引进了中科院云计算育成中心、软通动力、中国联通南方数据中心、安尔发智能等430多家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
 
  2015年,园区互联网产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增速超过20%,基本形成了以移动互联网终端、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为主的优势领域,集聚了一批以华为终端、软通动力、115科技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及信息服务重点企业,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人才前来发展。
 
  在前不久公布的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季统凯成为东莞首位入选该计划的高端人才。在这位扎根松山湖近8年的互联网老兵看来,目前,松山湖已经聚集了众多称得上行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的企业,伴随着松山湖全面发力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互联网+”小镇试点示范创建的启动,松山湖未来在国内互联网领域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认为,松山湖聚集了极具活力的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很好地捕捉到了个性化需求时代地商机所在,这些都为当地壮大发展互联网产业、创建“互联网+”试点示范小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就在上周,两场围绕工业大数据和工业4.0应用的互联网人才培训课程在松山湖酷派天安云谷举行。
 
  与以往绝大多数同类课程不同的是,这两场活动系由前不久刚刚成立的松山湖互联网产业联盟成员单位为东莞全市各企业信息化从业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在校大学生提供的公益培训。面对这样难得的学习充电机会,广东蒙特科瑞莱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信息部经理田瑞强一天下来哪里都没去,待在松山湖一连听了两场公益培训。
 
  “这是我们作为联盟成员单位开展的首次活动,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实际需要,尽量把更多活动放在松山湖,让更多行业企业发展从中受益。”东莞市首席信息官协会是松山湖互联网产业联盟首批成员单位,该协会一名负责人表示,未来互联网行业的比拼必将告别单打独斗,抱团发展才能获得更好发展。该协会将充分利用松山湖互联网产业联盟这一平台,与联盟成员实现资源上优势互补,产业上抱团发展。
 
  近年来,松山湖借鉴国内外知名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企业孵化器建设,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互联网众创空间,为互联网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松山湖“互联网+”小镇将充分发挥互联网产业发展联盟的平台作用,鼓励行业协同发展;同时编制发布年度园区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通过多种媒介,大力宣传松山湖“互联网+”小镇示范企业及互联网产业发展成果,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互联网文化氛围。
 
  相比国内其他区域,松山湖背靠东莞强大的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是园区创建“互联网+”小镇的特色所在,也是优势所在。目前,松山湖已明确将进一步突出互联网产业战略地位,研究制定《松山湖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和《松山湖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推动互联网产业成为松山湖支柱产业。
 
  上述负责人表示,松山湖将牢牢把握互联网+制造这条主线,以区域协同创新为动力,以互联网新模式、新应用、新业态、新产品为重点内容,建设以互联网产业核心、产业集聚程度高、配套设施齐全、政策体系完善、专业服务水平高,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生活等功能的“互联网+”小镇,推动互联网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松山湖还将以“互联网+”小镇建设为主要抓手,积极发展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和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力争在3年内建设成为产业定位清晰、集聚程度较高、建成的百亿级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为东莞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产业机构转型升级起到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松山湖推动“互联网+制造”路线图
 
  1.互联网+先进制造
 
  ●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试点,培育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定制、线上线下(O2O)、柔性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形成基于用户消费需求的研发制造模式。
 
  ●推进大型企业实施生产车间智能化改造,构建“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专用网络”的工业物联网。
 
  ●支持“广东兴业云”“115+”等中小工业企业云服务平台做大做强,为数以万计中小工业企业提供云技术服务。
 
  2.互联网+技术研发
 
  ●打造网络化产品研发制造基地,重点研发移动智能终端,加快应用高性能处理器、显示屏、软硬件安全化、多模多频基带和射频芯片、北斗多模卫星导航定位接收芯片、微机电系统(MEMS)。
 
  ●鼓励企业发展可穿戴设备、车载智能电子终端、智能电视等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研发整车、动力电池、精密控制系统、汽车充电设备;发展在线生物技术研发外包服务、评估和检测服务。
 
  3.互联网+工业设计
 
  ●鼓励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等机构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互联网型工业设计中心,支持园区先进制造企业设立基于互联网的众包、共享的工业设计机构。
 
  ●推动制造企业与电商企业开展新产品预售体验、消费行为分析,引导企业优化工业设计。支持举办“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加强互联网工业设计与产业对接。(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广东省塑胶行业协会落户常平
下一篇:厚街镇38名应征青年踏上军营旅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