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6年24人捐造血干细胞 无一人悔捐
东莞6年24人捐造血干细胞 无一人悔捐
捐献200毫升造血干细胞,让一名白血病患儿重获新生——陈键钊的这一义举,令他的家庭获评了2016年全国“ 最美家庭”。记者昨日从东莞市红十字会获悉,自全市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6年间共出现了24位捐献者,其中无一人悔捐。
陈键钊今年31岁,是茶山镇塘角村人,目前在东莞一家建筑材料公司工作。从2009年开始,他就经常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两年前他无意中看到了一则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信息,于是他就留下了血样,“当时没有考虑太多,就想着这样能有机会救人,没想到事隔两年后真的可以帮助到别人。”陈键钊说。
去年7月,陈键钊接到了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被告知与一名白血病患儿的造血干细胞初配成功。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得到了妻子和父母的一致赞成。“虽然我爸妈都是农村的,并不了解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但他们一听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救人,我妈就说,‘是好事,应该去做’,这给了我很大的支持。”确定参加捐献后,陈键钊开始有规律地加强锻炼,每餐饮食以清淡为主,努力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经过前期的准备,去年10月20日,陈键钊捐出了200毫升的救命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市第19名、全省第386名、全国第5234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回想起此次“爱心接力”,陈键钊坦言,自己对生命多了一层理解和敬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件很神奇的事情,让濒危的生命得到了救赎,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进来,把爱心传递下去,拯救更多的生命。”
陈键钊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受到赞赏,他的家庭近日也因此被评为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这是东莞市唯一入选的“最美家庭”。
造血干细胞配型几率很低,非亲属一般是几万分之一甚至是几十万上百万分之一。“东莞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于2010年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已经共完成2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其中去年就完成了10例,为中华骨髓库提供了2500多人份资料。无论是去年捐献的数量,还是库容使用率,均位居全省首位。”
“东莞的捐献者中,基本上是以陈键钊这样的青壮年为主,年龄在20~35岁。本地人和新莞人都有,职业涵括普通工人、公务员、医护人员、老师等,其中以白领和普通工人居多。”
市红十字会救护部部长李建军表示,东莞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市民热心造血干细胞捐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每个采血点的志愿者们为市民进行相关知识的科普。配型成功后,已捐献成功的志愿者不仅会“现身说法”,以志愿者的身份为捐献者提供咨询服务,消除捐献者顾虑,捐献过程还会全程陪同。“其他地方陆续出现了一些配型成功的志愿者,因为家人反对而取消捐献的情况,但在我们东莞配型成功的捐献者中,没一人反悔。”
据市红十字会介绍,只要年龄在18~45周岁、有献血经历的市民,留取8~10毫升血样,就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等75种疾病,并且是白血病、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度地中海贫血的唯一根治方法。(来源:广州日报)
下一篇:“广西留守乐园”离筹集目标款仍差3.2万余元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