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确定80多位医疗专家成员
东莞确定80多位医疗专家成员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高龄孕产妇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孕产妇的死亡率呈升高趋势,早产儿也在增加。
为了更好地抢救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降低死亡率,近日,市卫生计生局正式印发和实施了《东莞市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网络实施方案(试行)》。
该方案确定了80多位医疗专家成员,24小时待命,可实现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全天候、覆盖全市的抢救。对于延误、拒收、推诿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医疗机构,将进行监督和处理。
现状
二孩政策下孕产妇死亡率提升,早产儿增加
记者了解到,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以来,由于不少生二胎的女性已经是超过35岁的高龄,整个子宫环境、胎盘功能、激素水平大不如从前,高危孕产妇增加,生下的早产儿和危重症儿越来越多。各大医院的新生儿科接收的早产儿有所增加。
以东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为例,据该科主任李宁介绍,在收治的患儿中,以前早产儿占到30%,但最近几个月比重增加到了50%。
全面两孩实施后,孕产妇死亡率出现升高趋势,国家卫计委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6%。
所以,为了完善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绿色通道”,规范这两类患者的急救流程,建立分级负责、上下联动、运转高效,而且能覆盖全市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网络,市卫生计生局才印发并正式实施了《东莞市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网络实施方案(试行)》,希望通过努力,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
急救网络
多位专家24小时待命
该急救网络的运行机制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如果某家镇区医院出现了病情危急的孕妇或新生儿,自己医院又没有能力救治,就可以直接拨打急救网络管理中心(设在市妇幼保健院)的电话,请中心安排专家组火速赶赴该医院会诊支援。
该专家组基本上涵盖了我市各学科的骨干、学科带头人,包含妇产科、儿科、新生儿科、ICU、急诊科、麻醉科、内科、外科,共有80多人。他们能够通过排班,保持24小时有人待命。
专家组到达求助的医院后,会进行会诊,就地抢救,或者将患者转运到有救治能力的上级医院。
转运到哪些上级医院?该方案也作了规定:总共有8家定点收治医院,分别为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五人民院、市儿童医院、厚街医院、东华医院、康华医院。这8家医院,每家辐射相邻的镇街医院,共同构建起急救网络。
比定点收治医院级别更高的是救治中心,分别是市人民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如果定点收治医院也治不了的危重症患者,可送往救治中心。此外,该网络还设了一个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市儿童医院。
监督
拒收、推诿行为将被追究责任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介绍,该方案的一大好处是让那些贫困、求救无门的孕产妇或新生儿有了切实可行的保障,因为之前医院之间的合作是松散的,如果患者病情过重,或者贫困,治疗风险太大,医院间可能出现推诿。
但现在,市卫生计生局和市急救网络管理中心,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各救治中心、定点收治医院等机构进行督导评估,对工作不到位、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救治中心、定点收治医院及市级专家组成员,给予取消市级救治中心、定点收治医院及市级专家组成员资质处理。
同时,对于不具备救治能力、不掌握病情,又不申请会诊、转诊,或者拒收、推诿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以及耽误抢救时机,导致孕产妇、围产儿、新生儿死亡或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医疗保健机构和医务人员,一经查实,将按规定严肃处理相关责任单位、科室和个人。
医院声音
急救体系对医患双方都有益处
市儿童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急救体系对患者和医院都有益处,对于患者来讲,后方的专家24小时在线,抢救更高效,转运更及时,生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挽回。
其次,该体系对于贫困的新生儿或孕产妇,更有保障,因为拒收或推诿是要追究责任的。
在我们医院,对于危重症患儿等群体,可以先救命再考虑医药费的问题,如果实在贫困,康复后可以分期付,有的分期了3年,每个月付一点这样子。
该体系对医院也有提升作用,比如我们作为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可以辐射到全市,而通过对危重症新生儿和孕产妇的抢救,可以带动急诊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水平的提升。
小贴士
高龄产妇生二胎风险为何更高?
高龄产妇生二胎风险为何更高?女性35岁以后称为高龄产妇,其卵巢功能开始走下坡路,再加上工作和生活压力,发生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的风险增大。
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李小霞介绍,高龄产妇怀孕期间容易产生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一些二胎妈妈本来没高血压,怀孕期间容易有高血压。
其次,二胎的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会增高,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往往比一胎高,胎儿得“唐氏综合征”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还有,很多二胎妈妈一胎时是剖宫产,由于子宫有疤痕,二胎患凶险性前置胎盘、疤痕妊娠等疾病的风险增大。
因此,高龄产妇除了做常规的孕检外,还应做好产前诊断,及时排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地贫、四肢畸形、脑瘫、先天性心脏病等问题,预防缺陷儿出生。(来源:东莞时报 )
下一篇:广东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工资下限调高到2906元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