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双创周 “土壤”与“种子”互相期待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黄亚生教授,不止在一个场合讲授过“创新的创新”理念。

  在他看来,创新是一切经济发展的动力,然而目前中国很多的创新模式,都是围绕商业模式的创新。这样的创新需要“再创新”,当前中国更需要进行硬件领域的创新,提升整体制造业发展水平;政府需要加强对周期长、成本高的产业创新支持。

  “创新的创新”意味着,更多的创意,会与工业、与实质性的制造结合,打造出一个更为便利、实效的世界。这是东莞制造的机遇。

  就如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寻寻觅觅可以落地的“土壤”,东莞的优质产能也在期待类似大疆无人机、个人飞行器这样的优质“种子”,在工业制造中同样可以形成“分享经济”。闲置的产能与被低估的创能,在东莞碰撞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巨大能量?

  创客与产能的结合,民间已有案例,如美的、海尔、联想、富士康等产业巨头,已开始进行产、融、创结合,在开放式创新、生产服务业化路上长驱直入,从制造者转变为创业者制造服务平台。传统企业变成产业创业的孵化器与创新资本创投者。

  那么拥有30年制造业经验的东莞,从区域经济发展转型上来看,能否将借创客与产能结合的机遇,增加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制造业创业时代即将来临。天时国际创业实验室CEO林涛分析,从软件到硬件,低技术门槛创业将成过去,以互联网之墙为界的中美互联网创业独立循环将被打破,由全球化产能分工所导致的创业要素全球配置时代即将到来。美国的技术、资本,中国的产能、市场以及商业模式的比较优势将逐渐凸显,创新模式将从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演进。

  趋势之下,今年中国双创周东莞主会场设置在长安,一个拥有OPPO、vivo、小天才等知名龙头企业的实力镇街。强大的产业配套、扎实的创新创业基础和较低的综合成本是长安实施开放式创新的优势。

  “关起门来搞创新是不可能的,世界已经进入创新全球化时代,创新要素将实现全球化组合。不仅长安,放眼整个东莞来讲,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东莞或者长安都缺乏高校院所等创新源头,科技创新的资源要素比较紧缺”。长安镇党委委员叶庆祥表示,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巨大。

  据介绍,长安旨在打造珠三角最具综合成本优势的创新创业基地,分别采取“扩张产能孵化模式”和“闲置产能孵化模式”。天时国际快速成型创新中心只是国际产能对接的第一步,接下来,长安还将围绕国际产能和创新创业,制定“产能券+创新券”的组合拳政策,引导国际创客对长安制造产能实现对接。

  长安模式能否为东莞制造业转型成功探路,令人拭目以待。

上一篇:东莞打击地下钱庄集中收网行动 抓获350余人
下一篇: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首次设立境外分赛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