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6家公立医疗机构将迎“大考”
东莞6家公立医疗机构将迎“大考”
实行分级管理和动态评审,是政府管理公立医院的重要手段之一。记者12日从东莞市卫生计生局获悉,目前全省已启动“新国标”三甲医院等级复审工作,内涵建设和公益性等内容被列入评审内容。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全市首家通过复审的医院,接下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6家公立医疗机构也将按照新标准迎接“大考”。
“新国标”以患者为中心
据市卫生计生局医政科负责人袁伟芬介绍,“新国标”三甲评审标准是在借鉴国际公立医院管理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评价体系,涉及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堪称“百科全书式”的管理规范。市第三人民医院不仅是东莞首个通过三甲复审的公立医院,也是全省第四个通过三甲复审的地市级医院。
与旧的评审标准相比,“新国标”有何不同?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邓伟均告诉记者说,对比起之前的标准,“新国标”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省卫生计生委对新三甲医院的要求核心可以概括为‘质量、安全、管理、服务和绩效’,在创建三级甲等医院过程中,医院进一步规范临床科室管理,加强病历和技术质控,提高对疑难疾病、急危重病人的救治水平,规范诊疗流程,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百姓负担。”
市卫生计生局有关工作人员补充说,“新国标”还把医院内涵建设和公益性等内容列入评审内。“医院评审工作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益性将作为评审的重要指标,例如,医院的对口支援情况、主动控费情况、合理用药情况、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等,都将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未来打造12家三甲医院
作为普通患者,实行“新国标”的三甲医院能给他们带去哪些利好呢?邓伟均举例称,以前一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在该院各个科室转诊,从入院到进行介入治疗历时180分钟,而现在通过各个环节的持续整改,是各个科室围着病人转,将救治时间降低到了74分钟。“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救治率会大大提高。”
今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卫生强市”的发展战略,并规划在未来5-10年中打造12家综合性三甲医院。袁伟芬说,市第三人民医院不仅是东莞三甲医院发展的新起点,也拉开了全市医院参与等级评审的大幕,接下来将推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医院按照新标准开展等级医院复审。
“希望市三院能在专科建设、人才建设、内涵建设上做大做强,以更优质的服务、更精湛的技术为东莞及周边地区群众健康服务。”袁伟芬称,对于东莞的其他医院而言,创建三甲也是一个契机,可以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通过日常工作三甲化,初步达到医院管理精益化的目标。”(来源:羊城晚报 )
下一篇:高校毕业生在莞创业可申请20万元贷款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