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
东城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
正值东莞市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东城街道地处东莞市中心城区,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中心区的要求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努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促进经济社会更高水平发展。走在东城的街头路面,市民感受到东城环境卫生整洁了,公共设施配置完善了,文化氛围浓郁了,城市变得更加靓丽了。
这得益于东城在文明创建上持续发力,不仅善用智慧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推进配套设施工程促城市升级,而且探索综合管理市场化运作,逐渐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在新时期,将推动东城城市建设质量的提升、管理模式的转变,向智慧化、精致化标准迈进。
在东城智慧城市智能中心的巨型显示屏上,笔者看到“数字城管”在这里完成了智慧的融合。智能中心项目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和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将东城分为69个单元格,发挥手机终端“城管通”载体,对辖区的路边垃圾、乱摆卖、违章建筑等城市管理事件进行分类处理,具有准确定位、高速响应、实时跟踪等优势。
2015年,东城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将数字城管与智慧城市建设进行融合提升,即时启动东城智慧城市智能中心项目(一期),并且将数字城管作为智能中心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今完成了数字城管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东城智慧城市智能中心作为数字城管的中枢大脑,扮演了资源整合的重要角色,而网格化监督员在收集信息、反馈处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巡查过程中,网格化监督员发现路面存有垃圾堆放、乱摆卖、消防栓漏水等问题,就会利用“城管通”采集信息,形成图片实时上报,按照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七个环节形成闭环式管理模式。
东城不仅改变原有传统模式,同时创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流程,实现了科学管理的“五大结合”,包括: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应用的有机结合,政府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精细规范管理与全面覆盖管理的有机结合,内部考核和外部评价的有机结合,高效管理与长效管理的有机结合。
自4月25日试运行以来,截止至10月13日,东城街道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共受理、派遣案件6078宗,合共处置案件3284宗,其中回复市案件2323宗,街道结案961宗,处置率为54.03%。数字城管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作用已初步显现,有效地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和各社区的城市管理工作。
走进东城的路面街头,市民发现蔚蓝色漆面的垃圾桶(果皮箱)随处可见,充满时尚的元素。笔者看到,在东城中心区的不少主干道,大概相隔五十米,便设置有垃圾桶,提供了便捷方便的服务。
8月初,东城采购2万多个垃圾桶(果皮箱),投放到各主次干道和社区内街小巷,制作3.3万个“门前三包”责任牌及一批“门前三包”责任书给社区,签订6.6万份“门前三包”责任书。
华灯初上,在黄旗山下的东城文化广场亮起了洁雅的装饰灯箱。装饰灯箱设计不仅充满潮流的气息,而且蕴含了文化的元素,很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该项目是东城街道“三个一”精品项目之一,成为东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推动城市升级发展,是东城积极推动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东城启动中心片区市政配套设施提升工程、东城中路等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和东城路、翠峰路至东城东路灯光夜景工程。其中,东城中心片区市政配套设施提升工程对中心区的所有主干道路的市政配套设施进行整改、提升。东城中路等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对东城中路、东城路、东纵路等道路绿化进行整改提升,打造全新的道路绿化景观。东城路、翠峰路至东城东路灯光夜景工程,强化道路沿线广场、绿化、开敞空间的景观照明。目前,以上工程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东城还组织实施增设市政道路临时停车位工程,在光明二路等32条城市道路和涡岭商业街、涡岭商业西街等8条内街两侧或单侧通过划线增设停车位,增加停车位数量约5500个,工程正有序推进工作。
东城同时实施第一批道路卫生黑点整治提升工程。针对山湖路人行道边美维电子厂段闲置地、纵三路人行道边东莞体校门前闲置地、学前路新街人行道边东城初级中学段闲置地、东城中路世博广场段人行道边花池等地段,存在的杂草丛生、暗藏垃圾等问题,已消除以上道路卫生黑点,并在整治后进行常态管理。
不久,在东城街头上,一批街头小品和人文雕塑将会亮相。为配合文明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东城启动实施街头小品和人文雕塑项目,希望通过增加城市公共艺术雕塑和街头小景,着力提升城市文化艺术氛围和文化品位,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活环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
东泰社区的泰和商业街位于商圈的交集地带,过去乱摆卖、占道经营较多。如今经过几个月的强力整治,尤其开启了综合巡查市场化的模式,这里已变得整洁有序。这得益于东城切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巡查密度,延长巡查时间,对辖区实行全天侯全方位管控。
笔者看到,4名着装统一的市容巡查员沿着泰和商业街一带开展步行式巡查。这些巡查员隶属于东城城管分局设立的市容巡查服务队,该局通过市场化运作,统筹安排20名保安员担当巡查员。笔者了解到,巡查服务队值班时间从7时至23时,分为两班制,队员分为3个小组,分别巡查泰和商业街、春天路、怡丰路以及外围路段,覆盖了东泰社区、火炼树社区等区域。
整治前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整治前期每天有过百档流动商贩占道乱摆卖,露宿者、拾荒者等聚集乱搭建,严重影响周边商店经营、市民交通出行及市容环境卫生。东城借力文明城市创建的契机,对泰和商业街等重点区域进行强力整治,经过整治变得整洁有序,市民对整治效果感到满意。
以泰和商业街为例,巡查服务队及时劝离、清退乱摆卖约610宗次,纠正店外占道经营行为450宗次,清理占道乱堆放300多宗次。东城城管分局每天不定时派人员以明查或暗访的形式进行督查考核,确保该路段的市容市貌长期处于整洁、规范和有序状态。
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东城以“牛皮癣”治理、城市“六乱”、门前三包、在建违法建筑巡查为重点,对东泰、火炼树等区域实施综合巡查工作市场化,并推进城管执法重心下移,长驻巡查服务点现场办公,逐步推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常态化。
除外,东城加强落实承包单位责任,做好普扫保洁工作,实行各承包单位项目经理签到制度,要求项目经理每个工作日必须到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签到,陪同巡查督导组进行现场检查。要求承包单位全面按照合同的要求配齐环卫保洁人员,确保绿化环卫保洁工作到位。
借力文明创建的东风,东城实施一系列的提升举措,不仅结合实际情况,促进举措更好落地,更快出成效,而且善用数字城管等智慧手段,积极探索长效的管理机制,推动东城城市建设提速发展。(来源:南方日报)
下一篇:文明的力量重塑东莞城市形象与价值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