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区

长安镇如何提升城市内涵?

  长安镇如何提升城市内涵?
 
  “坚持走优质发展和国际化发展道路,实现长安由经济大镇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强镇转变,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长安镇委书记何绍田在该镇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提升城市内涵,打造长安新优势,为市民提供优质生活需求,从而吸引人才对接深圳逐步外溢的高端产业,构筑莞深产城融合圈。
 
  那么,如何提升城市内涵呢?长安镇提出,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补短板 促提升”工作,抓好宣传教育、清查整治工作,力争取得城市环境改善和市民素质提升的“双丰收”,创建文明富裕新长安。
 
  制度
 
  打出创建整治提升组合拳
 
  11年前,长安镇获评“全国文明镇”,面对这块沉甸甸的奖牌,长安人一直致力文明工作持续有效开展。不过,受限于特殊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长安镇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该镇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针对这一情况,6月中旬以来,长安镇委、镇政府动员部署全镇上下投身到精神文明创建“补短板 促提升”的各项工作当中。长安镇制定了“1+2+3+7”系列文件材料,即一个总的实施方案,两份责任清单,三个长效机制及督导问责办法,七个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部署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力图打出创建整治提升的组合拳。
 
  在这套组合拳中,长安镇紧扣“国际滨海湾新城”“现代服务业都市”定位要求,围绕提升城市发展环境、提升城市文明素质“两大任务”,强化组织保障、人员保障、资金保障“三大保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落实“四个抓手”,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更高水平的发展,努力建设富裕文明新长安。
 
  首先是抓教育,努力提高市民整体素质。长安镇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道德讲堂”、文化志愿大篷车和基层文艺演出等活动。加强全民教育,开设长安“员工大学”,举办“干部学堂”,开展“文明长安人工程”,创新推出“长安文明日”等载体和平台,积极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创造公众参与条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全面提升市民素质。
 
  其次是抓整治,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全镇分为13个片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实施分类整治,以最快的速度整治到位,并选取霄边、锦厦、沙头三个社区作为试点,根据辖区特色,优化整治方案,改善社区环境,全面提升社区形象。
 
  第三是抓建设,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与香港大学合作,设立香港大学中国(长安)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通过“城市针灸”疗法,优化城市空间,打造“长安轴”,构建山、城、海的新格局,积极推动城市升级。
 
  最后是抓制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深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度,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社区、单位干部年终考核范畴,实行打分制度,从而切实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
 
  同时,长安镇成立精神文明建设“补短板、促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督导检查组和整改落实组。督导检查组由镇委书记任组长,镇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整改落实组由镇长任组长,精神文明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下设7个工作推进组,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长安镇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镇计划投入3亿元,完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奖励举报机制,调动全社会参与积极性,确保“补短板、促提升”行动有效推进。
 
  成效
 
  美化环境促城市内涵提升
 
  长安镇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长安镇要以推进人的城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优质发展和国际化发展道路。对此,该镇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抓好人居环境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城市的品位和内涵,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长安镇规划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长安镇树立全镇“一盘棋”思路,编制了30多个控规和专项规划。按照“一改两区三提升”发展战略,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确立了“一中心三片区”发展格局,做好第六轮总规修编。
 
  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长安镇城市功能不断优化。长安镇建成了五金模具科研及检测中心大楼、实验小学、青少年创新中心、体育馆等公共设施,以及万达广场、万科中心两大城市综合体,正加快推进人文生活区建设。加快建设新安大桥,推进步步高周边道路的升级改造,以及穗莞深城际轨道等项目的建设。建设完善了一批水利、供电和信息基础设施。
 
  长安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城市功能完善的同时,该镇还大力实施城市“畅净宁绿亮美”工程,搞好城市“六乱”治理,开展违法用地、违法建筑整治,加强建筑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环境。
 
  据介绍,近年来,长安镇先后成为“国家园林城镇”“国家生态乡镇”,并荣获国际宜居城市竞赛金奖。
 
  招数
 
  创新举措治城市管理顽疾
 
  城市是市民赖以生存的家园。早在1986年,长安就开始以城市理念对全镇进行统一规划,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长安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先后建成体育公园、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实验小学等公共设施,并抓紧规划建设人文生活区。2015年,长安被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经过30年来的发展,长安已成为产业重镇。其产业特质带来的庞大人口也为当地管理带来新的“难题”。市容方面,“牛皮癣”整治是困扰城市环境的重要问题。对此,长安镇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推进治理工作,在各社区增设84个“贴吧”宣传栏,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及时清理和更新宣传内容,既让市民有发布信息的渠道,又避免随意乱张贴影响市容环境。
 
  出行方面,“十三五”期间,拟投资1亿元,加快完善道路交通整体规划,通过改造车道、路口改造、改造灯控、新建天桥等方式重点改善镇中心区10个路口,力争在交通综合整治提升出行幸福感上取得突破。
 
  此外,长安镇还针对学校、医院、城建等诸多方面展开工作,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更新,提升城市内涵。
 
  长安镇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镇依托此次精神文明建设“补短板、促提升”工作,与“国际滨海湾新城 现代服务业都市”的发展目标相互融合,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工作,为市民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数说
 
  长安精神
 
  文明建设
 
  2016年6月至今,长安镇共出动保洁人员14万多人次,共清理“牛皮癣”13.6万处,清理卫生死角3.6万处、垃圾聚集点4.6万处;对1000多个涉嫌张贴“牛皮癣”的电话号码进行了停机处理,登记待核实的电话1720个;建立便民广告信息“贴吧”84个,与2.1万户商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
 
  此外,长安镇主干道、公共场所、中小学、餐饮单位、建筑围挡等处新增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以及LED屏幕播放公益公告达40万(处/次),“十大行动”中投入的志愿服务人次达5.9万多人次,服务总时数达14.5万小时。(记者 何明强)(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凤岗“文明创建整治提升百日行动”拆除违章广告7000多幅
下一篇:塘厦全力推进东莞东南组团中心发展目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