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东莞已建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网络


  东莞已建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网络

  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35岁以上高龄孕产妇增多,生育风险加大,东莞多家医院危急重症孕产妇、新生儿也呈升高趋势。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高危妊娠孕产妇及危重症产妇同比增加了51.6%,高危新生儿平均增加了30%。为了更好应对救治,降低死亡率,东莞市将为危重症孕产妇以及新生儿构建急救网络,80多位医疗专家组成员,24小时待命,以实现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全天候、覆盖全市的抢救。对于延误、拒收、推诿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医疗机构,将进行监督和处理。

  全面二孩实施后,孕产妇死亡率出现升高趋势,日前,国家卫计委的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 .6%。

  危重症孕产妇增多情况在东莞也同样存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是全市唯一的市属妇幼保健机构,全市危重症孕产妇急救办公室就设在该院。根据该院统计,“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危急重症孕产妇出现了明显上升。数据显示,今年1-9月,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及危重症孕产妇,比去年同期增加51.6%。其中常见的高危妊娠增加情况如:疤痕子宫增加38%、妊娠期糖尿病增加61%、早产增加2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增加14%、胎儿生长受限增加16%、双胎妊娠增加33%、前置胎盘增加43%、重度贫血增加27%。

  除了高危孕产妇明显增加,新生儿科收治的危重症患儿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今年1-9月份,高危新生儿比去年同期增加30%,其中常见的高危新生儿如:早产增加30%、早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增加20%。

  这在东莞其他大型市属公立医院也同样存在。“以前产科住院的高龄产妇很少,现在一个月分娩850人左右,其中有100多人都是高龄产妇。”东莞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萧丽娟坦言,医院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任务也明显加重。

  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近几个月收治的早产儿也增加了约30%,大多是26至28周早产的。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患儿中,早产儿占比也由以前的30%增加到了最近几个月的50%。

  记者了解到,东莞从2009年起就设立了危重症孕产妇急救定点医院和市级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网络,全市孕产妇死亡率连年下降,莞籍孕产妇死亡率从成立前三年的平均10万分之9.2,下降至成立后的平均10万分之3.43,下降率62.7%。

  为了更好地抢救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降低死亡率,近日,《东莞市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网络实施方案(试行)》也正式下发并实施。根据方案,医疗保健机构一旦出现危重症产妇或新生儿,立即组织院内会诊抢救,并直接拨打急救网络管理中心(设在市妇幼保健院)救治热线。医院若没有技术能力救治,急救网络中心将指挥调度市级专家组专家到医院会诊,指导抢救。专家组基本上涵盖了东莞市各学科的骨干、学科带头人,包含妇产科、儿科、新生儿科、ICU、急诊科、麻醉科、内科、外科,共有80多人。可通过排班保持24小时有人待命。

  经过会诊,病情好转或重症患者不宜转送的就地抢救,或经评估送往定点收治医院救治,若是疑难危重症患者将送往市救治中心。记者了解到,东莞已指定东莞市人民医院、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厚街医院、东莞东华医院和东莞康华医院等8所市属和三级甲等医院为全市第一批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转诊定点收治医院。

  方案还对定点收治医院尽力救治危重症患者进行了约束。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和市急救网络管理中心,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各救治中心、定点收治医院等机构进行督导评估,对工作不到位、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救治中心、定点收治医院及市级专家组成员,给予取消市级救治中心、定点收治医院及市级专家组成员资质处理。

  同时,对于不具备救治能力、不掌握病情,又不申请会诊、转诊,或者拒收、推诿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以及耽误抢救时机,导致孕产妇、围产儿、新生儿死亡或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医疗保健机构和医务人员,一经查实,将按规定严肃处理相关责任单位、科室和个人。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张咏梅认为,通过规划组建全市孕产妇救治网络中心,在全市打造多个救治中心,以一个中心覆盖区域多个镇街的方式,将能够进一步提高东莞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和效率。

  早在2009年,东莞便已设立了危重症孕产妇急救定点医院,并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设立办公室,负责全市孕产妇专家救治调配。为应对“全面二孩”带来的高龄产妇待产潮,东莞将这一举措进行升级,打造全市急救网络2.0版。

  根据方案,东莞将建立健全分级负责、上下联动、覆盖全市的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会诊、转诊网络(以下简称“急救网络”),进一步完善抢救“绿色通道”运行机制,保障母婴安全。该方案确定了80多位医疗专家成员,24小时待命,可实现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全天候、覆盖全市的抢救。

  其中,方案指定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为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网络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将负责全市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组织统筹协调工作,指挥调度市级专家组和救治中心、定点收治医院参加急救会诊及转诊救治工作;设立24小时应急值班热线电话。

  同时,管理中心还将指导各级助产机构妇产科和儿科(新生儿科)人员组建多学科协作的急救队伍,建立畅通高效的急救转运“绿色通道”。

  此外,定点收治医院数量扩大到8所,包括东莞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厚街医院、东华医院和康华医院。其中市人民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为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为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

  为保证急救网络有序运行,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和市急救网络管理中心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救治中心、定点收治医院和其他助产机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对工作不到位、不认真履行职责者,将取消其资质;对拒收、推诿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以及耽误抢救时机,导致孕产妇、围产儿、新生儿死亡或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医疗保健机构和医务人员,一经查实,将按规定严肃处理。(来源:东莞阳光网综合)

 

上一篇:东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提供免费培训名额14 .4万多个
下一篇:厚街VOCs监测站选址涌口社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