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女老板4天3夜徒步108千米

东莞一女老板4天3夜徒步108千米
4天3夜,茫茫沙漠戈壁,沿着古丝绸之路碱泉子至阳关路段徒步108千米。在清溪做生意的女老板李雪梅做到了。
今年8月,李雪梅通过众筹的方式募集到12800元,开始了敦煌荒漠徒步之旅。荒漠中,她经历了烈日、大雨等极端天气,在将近40℃的高温考验下,李雪梅甚至感到身体不受控制,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这是一次脚步的践行,一次极限的挑战,一次生命的对话。这次徒步就像我们的人生,只有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和意志力才能获得成功。”李雪梅说,她借助这次徒步磨练意志,挑战自我,在徒步过程中,她遇到了很多困难,也收获了许多感动。
李雪梅今年48岁,是在清溪做生意的一名女老板。今年6月,通过网络,她了解到了 “第二届企业家户外徒步联盟丝绸之路徒步精英挑战赛”这一赛事,了解详情后,李雪梅动心了。
参加本次比赛的选手,需要徒步108千米穿越敦煌荒漠。“平时我就很喜欢徒步,但没试过这样的挑战,觉得活动很有意思,就报名了。”李雪梅说,和其他比赛不同的是,这次全程所需的12800元要求参赛者通过众筹的方式募集。
下定决心报名之后,李雪梅就马上在微信朋友圈发起众筹。“开始认为很快就能募集到,可是众筹发出之后,却少有人问津。”李雪梅说,在身边的亲戚朋友看来,盛夏在炎热的荒漠中徒步108千米是几近疯狂的行为,甚至认为她不可理喻。
“家人也十分反对,同时担心我的安危。”为了能让大家理解自己,李雪梅开始了赛前的准备:烈日当头的中午,她坚持每天行走1万步,加强锻炼身体并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徒步日志。“我的举动感动了身边的人,很快募集到了12800元。”李雪梅说,虽然自己也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通过亲朋好友众筹而来,肩负着大家的信任,自己就不会轻言放弃。
在临近出发的前一个星期,李雪梅的身体出现不适,甚至出现了咳嗽、发烧的情况,医生建议她放弃这次比赛,不过,李雪梅还是坚持了下来。“准备了两个来月,不想轻言放弃。”
/ 徒步日记 /
这是一次脚步的践行!这是一次极限的挑战!这是一次生命的对话!这是一次意志的修炼!这次徒步让我真切地体味和明鉴“坚强、独立、自信、永恒”的精神力量,这些力量不再局限于概念,而成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精神符号。
人在这片大漠中显得那么渺小,显得那么弱不禁风,显得那么无计可施。现代人天天在水泥森林里生活早就丧失了祖先们曾经对自然的敬畏,城市里的人们对自然的理解让你啼笑皆非,除了埋着头挣钱,现代人真的没有什么与自然相处的生存能力。在这片大漠,一群行者用双脚行走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内心对自然的敬畏,通过这种仪式,去挑战自己的意志。
第1天
开始很兴奋,很快尝到了苦头
8月19日,徒步正式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118名选手前往敦煌集结,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行者8岁,最大的行者60岁。他们被分成10个小组进行比赛,李雪梅所在的小组共有13人。
出发之前,李雪梅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冲锋衣、水壶、护眼镜、手杖等一应俱全。“沙漠中的温差很大,遇上烈日天气白天可达到40多摄氏度,晚上最低可达到零下。”李雪梅说。
出发时浩荡的队伍很快就消散在茫茫大漠戈壁里,漫无边际的戈壁根本没有路,地面很软,所以每一步脚印都很深,每一步都很吃力。就这样高一脚低一脚地在戈壁上留下一串很长的脚印。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李雪梅充满了好奇,像平时走路一样,背包上放了很多东西,吃的、喝的、用的应有尽有,并没有把一些无需随身携带的物品放在行李托运车上。第一天,李雪梅共徒步行走了27千米,经过地标丝路古道遗址纪念碑。
“途中可以看到丹霞、湿地、戈壁等地貌,我们一路拍照欣赏风景。”李雪梅说,第一天的行程还算比较轻松,可是,到了晚上,李雪梅把鞋子脱了下来,才发现双脚肿大疼痛起来,再也穿不下鞋子了。
“脚非常痛,几乎走不动了。由于肩上背太多东西,第二天醒来,全身酸痛。”李雪梅说,那时身处荒漠之中,进退两难。
第2天
忍痛继续前行,坚决要走完全程
第二天,李雪梅从大帐篷里面钻出来,用湿纸巾漱口、洗脸之后继续出发。走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李雪梅头上顶着烈日,脚下踏着滚烫的沙,面部迎着强烈的紫外线,四周是光秃秃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不见任何一种有生命的物种,不见一滴水。
李雪梅穿上厚厚的袜子保护好双脚,继续踏上征程。出发的时候一群人,走着走着就很容易落队,不时会有徒友从后面追赶上来,彼此问候一声,随后踏步前行;有时追上了前面的徒友,对方企图留下来与她结伴而行,却越走越慢,不得不抱歉地告诉对方:“我先走啦,你保重”。
“沙漠里的风很凶,像是守卫这片大漠的勇士,几阵风,就掩盖了所有行者的痕迹。”李雪梅说,那时候她的双脚已经十分疼痛,但想着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个挑战,一定要完成,所以一直坚持着。
第3天
遇上极端天气,有队友甚至边哭边走
第三天,李雪梅和她的队友遇上了烈日天气。“当天的气温几乎达到40℃,高温之下举步维艰。”李雪梅说,此时,很多队友脚上已磨出了血泡,而她走了20千米之后,再也走不动了。
“身上背了很多水,全部都喝完了。感觉整天都在喝水。”李雪梅说,那时候,全身已不听使唤。“我就默默地和自己的双脚说话,可以说这是一次和身体的对话,感谢双脚能够继续前行。”李雪梅以这种方式又继续走路5千米,她很想躺下去,但又深知只要坐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
这时,沙漠救援队一名叫带带的队员经过,他拉着李雪梅的手,扶着她继续往前走,这令李雪梅瞬间又有了前行的动力。“就这样又继续前行了5千米,路上,我看到有个20来岁的小女孩边走边哭,显然,这片荒漠已经令她几近崩溃。”李雪梅走了上去,一把扶着她往前走。
“小女孩一把抱着我,说我很像她的妈妈。令我十分感动。”李雪梅说,就这样,大家一路相互搀扶前行。
穿越一片盐碱地,再踏过一片沙漠,李雪梅远远看到最后3千米的路牌,居然是在一条柏油马路上。沿着公路往前行进,发现这里是一个村庄,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二墩村,沙漠第一村。李雪梅再往前,沿途出现一大片绿色,情不自禁奔向这片绿色,那是一片葡萄园,这令她十分欣喜。
第4天
顺利完成比赛,团队获得第三名
李雪梅徒步20余千米,终于到达终点。期间,她们遇上了下雨天气。“虽然我们都带了冲锋衣,但雨水打在皮肤上,还是十分冰冷。”快到终点时,李雪梅和队友们一起倒数着,用尽全力走完最后一千米。最终,她所在的团队获得了第三名。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胜负并不重要,行走在沙漠中,就像走自己的人生路。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显得十分渺小。生活也是一样,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李雪梅说,这是这次徒步给她带来的最大感触。(来源:东莞时报)
下一篇:东莞启动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应急响应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