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区

麻涌以“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麻涌以“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从2013年至今,麻涌关闭污染企业83家,每年减排工业污水2232万吨、淘汰燃煤锅炉25台,减少燃煤量25万吨;麻涌户籍高校毕业生回当地就业创业的人数正以年均38.5%的速度稳步增长;麻涌打造华阳湖国家生态湿地公园、“古梅乡韵”乡村游等旅游景点,目前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20万人次;麻涌共引进内外资项目69个(含增资),协议内资总额181.3亿元,年均增长44.3%。
 
  2015年,麻涌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7.3亿元,增长10%。
 
  以上一组数据显示出麻涌近几年的巨大改变:从环境提升到旅游业的发展,再到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引发了让人印象深刻的蝴蝶效应。
 
  “住在麻涌,就跟住在风景区一样。对环境动心,才能对投资放心。”今年7月,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在东莞市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补短板,促提升”工作推进会上如是说。
 
  麻涌镇委书记陈建枝也表示,麻涌就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抓手,提升该镇的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创建示范镇的麻涌,颇为创新地将乡村环境整治与精神文明提升结合在一起,并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环境、经济、文明等多方面实实在在的实惠。
 
  对于麻涌而言,绿色发展并不仅是在践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同时也是麻涌全镇上下都认可和坚持的发展方式。
 
  A “古梅乡韵”展现岭南水乡之美
 
  骑着自行车经过坣下坊,正式进入麻涌“古梅乡韵”乡村游线路,游客便能够真切体验到岭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不管是在大榕树下自得其乐的老人,还是香蕉林中边听粤剧边干活的农户,无不让人感到时间正变得慢了起来。
 
  经过古老的小码头,在蓑衣亭吹吹凉风,然后在各个村设立的美食体验点品尝麻涌的传统美食更是一种别致的体验。
 
  包含“麻涌八景”的“古梅乡韵”的乡村旅游线路11月1日正式向游客开放。这条乡村旅游线路投资约1900万元,是麻涌继“走进香飘四季乡村游”之后的又一条乡村旅游线路。
 
  据麻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古梅乡韵”乡村游线路以水陆两条绿道串联麻一村、麻二社区、麻三村和麻四村。这条旅游线路可以让游客体验到魁楼晚望、西园夜市、白鹤榕荫、归义钟声、花桥佛庙等“麻涌八景”的美丽景致,感受自然、生态的乡村旅游风光。
 
  按照设计,“古梅乡韵”乡村游以“古梅乡韵、八景流芳”为主题。其中,麻三村、麻四村所在区域重点展示主题为“古韵乡情”,以展现村落历史古迹、丰富的地域文化为主,以村落为景观载体;麻一村、麻二社区所在区域重点展示主题为“榕荫倩影”,主要表达休闲景观、逗留景观氛围,以休闲平台、亲水平台、活动广场为主要表达元素;其他区域的主题为“阡陌飘香”,主要以表达野趣、生态景观氛围为主。
 
  “古梅乡韵”幸福村居系列项目共含子项目约共11个。伴随系列项目的逐步建成,不但显著提升村内人居环境,展示出麻涌岭南水乡特色文化之外,还能够与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旅游资源共同形成水、陆互动的多元化立体旅游体系。
 
  自行车骑行是官方推荐畅游“古梅乡韵”的方式。据统计,麻涌镇在“古梅乡韵”线路修建了全长8公里的水上绿道和全长8公里的岸上绿道。水上绿道和岸上绿道相互联动,带来更为立体的水乡乡村旅游体验。
 
  B 环境改善带来乡村新貌
 
  “现在麻一村的一河两岸上种上了花草,统一了栏杆,砌好了大理石,卫生环境更是比之前好了太多。”家住麻一村的村民袁志强说起这些变化便笑逐颜开。
 
  莫阿姨是麻涌麻一村人。她说,过去她家老屋门前不远就是一个堆满了建筑垃圾的臭水塘,因此老屋很旧了,家人也没有重新建房,一心想着另外找地方买房居住。但是伴随着麻涌近年来不断整治环境,“古梅乡韵”项目建设也让麻一村的环境大幅改善。莫阿姨发现老屋门前的臭水塘被改造成了漂亮的小公园,她决定在麻一村老屋的宅基地上盖新房自住。
 
  从2013年至今,麻涌旅游业从零发展到如今每年游客超过120万人次的规模。
 
  一个地方要成为旅游景点,首先需要提升环境。
 
  在大环境的改善上,2013年以来,麻涌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水生态修复,全面改善河涌水质环境,建成了以华阳湖国家生态湿地公园为核心,通过22公里的水上绿道连接各景点,方圆20平方公里的湿地旅游区。此外,该镇共关闭污染企业83家,其中造纸、电镀、漂染、洗水、印花、化工、水泥等重污染企业35家,每年减排工业污水2232万吨、淘汰燃煤锅炉25台,淘汰规模达到425蒸吨,减少燃煤量25万吨,减排化学需氧量1450吨/年、二氧化硫1056吨/年。
 
  在乡村环境建设层面,从2013年开始,麻涌投入约7300万元,实现了全镇环卫清扫保洁、垃圾运输、垃圾终处理全面统筹和市场化管理。仅仅是2016年,麻涌便开展“古梅乡韵”幸福村居景观工程建设,包括麻一村、麻二社区、麻三村等村(社区)完成沿线河涌、绿道、公园、广场等绿化配套种植,共种植乔灌木1917株,增加绿化面积6.3万平方米。
 
  C 乡村旅游助力村民增收
 
  “这几年麻涌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尤其是旅游业发展很快,不但经济上改变了,人的思想也改变了。”麻二社区退休干部梁锐坤表示,麻涌打造乡村旅游的一系列措施,不但改善了环境,带动当地居民的就业和增收,同时也让当地的文明水平大幅提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古梅乡韵”旅游线路的建设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参与和支持。
 
  在整治环境的过程中,麻涌将环境卫生、绿化管养一并纳入“门前三包”管理,将具体的要求等纳入村规民约中,进一步增强村民或企业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年“十一”假期之中,麻三村的萧女士在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景点销售自家种植的香蕉。她的香蕉摊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光顾,每天营业额达到数百元。
 
  事实上,乡村旅游建设近年来被麻涌作为带动当地居民增收的民生工程来实施。麻涌以推动水乡美食发展为主题重新修订《麻涌镇创业就业工作方案》,出台一系列扶持本地人就业创业政策,以旅游带动商业,以美食带动消费,以创业带动就业。据统计,该镇建成了印象水乡、中大创客坊、古梅美食街和渔人码头等四大商业体,实现创业203户,提供就业岗位1116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伴随着麻涌的环境提升,该镇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工作颇为顺利。2013年至2016年,麻涌共引进内外资项目69个(含增资),协议内资总额181.3亿元,年均增长44.3%;实际内资总额77.8亿元,年均增长29.2%。合同外资金额10.51亿美元,年均增长55.15%,实际利用外资9.67亿美元,年均增长15.74%。
 
  碧桂园·信鸿嘉誉销售经理林辉源更是坦言,碧桂园拿地向来谨慎,之所以在麻涌拿地投资,最重要就是看好麻涌镇的环境。
 
  麻涌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伴随着“走进香飘四季”“古梅乡韵”等乡村旅游项目的建成,麻涌镇其他村也将进行相应的改造。最终,麻涌将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将实现水网、路网、绿网与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相连相通,让麻涌呈现出“水水相通、路随水走”的生态特色景观。(记者 卢真伟)(来源:南方日报 )
 
上一篇:厚街镇托幼机构儿童健康体检统计汇总“出炉”
下一篇:常平镇正式挂牌“中国塑料新材料之都”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