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中国“堵城”榜单东莞排第37位
第三季度中国“堵城”榜单东莞排第37位
东莞有多堵车?哪里堵?怎么个堵法?11月3日,高德地图发布《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公布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堵城”榜单。在第三季度,东莞排第37位,相较年初,排位跃升10位;相同路段,闲时原本1个小时路程,繁忙时段开车出行要多花47分钟,繁忙时段花费时间是闲时的1.78倍。
该报告以中国100个主要城市作调查样本,统计分析今年第三季的“拥堵城市”排行榜。其中,哈尔滨、济南、北京名列前三,东莞排在第37位。
报告指出,在第三季度,大量二、三线城市拥堵情况持续加剧。就东莞而言,今年第一季度,东莞的“堵城”排名为第47位,第三季度已居于全国的第37位。从广东范围看,东莞的拥堵程度排在中间位置。比东莞还堵的依次是,广州(全国排第8位)、深圳(第15位)、佛山(第16位)、汕头(第20位)、珠海(第21位)、韶关(第34位)、湛江(第36位)。
从时间段来看,东莞晚高峰(晚5时到晚7时)比早高峰(早7时到早9时)要堵;从时间点来看,晚高峰的3个小时里,以晚6时最堵。
而堵车的“重灾区”排第一的是晚高峰时段的环市北路(从湖景路到樟深路),其长2.3公里,高峰时行车时速不到16公里,这条路堵车时,走同样距离所花费的时间是平时的2.8倍。东莞大道(从莞太路到旗峰路)高峰时段同样让人抓狂,其晚高峰平均车速是29.87公里,虽然不是最塞的,但堵车段却是最长的:足足有9.9公里长。其他路段多为单向堵车,高峰期间,步步高路段却是双向堵车。
此外,报告显示,第三季度,莞佛高速(从太平立交到虎门大桥)共有61天堵车,节假日期间,虎门大桥多次登上东莞最堵路段榜首。
东莞今年是如何变得越来越堵的?报告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东莞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1.56。也就是说,路况畅通时,开车1个小时能到的地方,堵车时则需要花费1小时36分钟,多费时超半个小时;第二季度,这个指数跃升到1.73;到了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该指数上升至1.78:开车1个小时能到的地方,堵车时则需要花费1小时47分才能达到。
而高峰时段的平均行车时速,今年第一季度,东莞是28.66km/h,第二季度是25.84km/h,第三季度创下“新低”——25.2km/h。
在第三季度,东莞共有4天出行时间是畅通情况下的2倍以上,远超当季拥堵延时指数。其中,9月30日是最堵的一天,也是今年以来东莞最堵的一天。当天下午,国庆长假出行高峰“杀”到,东莞各个出城方向开始堵车,高峰拥堵延时指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2,比端午假期出行高峰更为严重,是今年以来东莞最堵车的一天。
东莞拥堵逐步加剧的背后,跟逐年攀升的汽车保有量不无关系。东莞市交警支队支队长李中文此前在东莞市政协主席会议督办2016年度重点提案座谈会上曾透露,截至2016年9月底,东莞全市汽车总量达到212万辆,机动车驾驶员247万人。这组数据,在广东省内仅次于深圳和广州,排名全省第三位;在全国更是排在第16位。今年1到9月,新增汽车入户29万辆(平均每个工作日入户约1500辆),新车入户量持续两年位居广东省第一位。
高德地图今年三次发布的三个季度数据显示,今年首季,东莞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1.56———高峰出行时间是畅通状态下的1 .56倍,即平时开车一个小时能到的地方,堵车时要多走半个小时。第二季度,指数跃升到1.73;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该指数再上升至1 .78,高峰出行所花费的时间是畅通情况下的1.78倍。
第三季度的东莞堵车重灾区,排第一的是晚高峰时段的环市北路(从湖景路到樟深路),长2.3公里,高峰时行车时速不到16公里;晚高峰的东莞大道(从莞太路到旗峰路)同样让人抓狂,高峰平均时速是29 .87公里;而G 9411莞佛高速(从太平立交到虎门大桥),第三季度有61天堵车———足足比第二季度多出19天。(来源:东莞阳光网综合 )
下一篇:企石建汽车客运站计划调整 原有长途功能取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