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2016年中国浮空器大会东莞召开

  2016年中国浮空器大会东莞召开
 
  还记得去年12月升空的光启云端号吗?全市正在布局传感器,通过云端号收集数据,并与东莞多部门对接,以实现真正的商用惠及市民。昨日,2016年中国浮空器大会在东莞召开,云端号商业运营情况,浮空器商载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光启计划本周日在新疆升空“旅行者”2号,计划实现放飞、着落到回收全过程,并尝试搭载乌龟,一步一步推商载的目标。
 
  去年12月,光启云端号在东莞实现全球商用首飞,如同飞艇般的球体悬浮空中,下面悬吊着复杂的电子系统,计划实现对东莞全市的水体、气象、PM 2 .5等监测,应用于区域监控安防、环境监测、广域物联网数据搜集等。
 
  最近一次商用是在今年3月,东莞举行首届国际马拉松比赛,云端号对马拉松全程进行监控。“摄像头多安设在道路上,监测的只是局部情况,而搭载在云端号的高清摄像头则能监测全局,有利于疏散人群,对于交通、应急都有参考意义”。光启集团临近空间创新中心总监周飞介绍。
 
  而更多的商用还需要等待,光启集团联合创始人、光启科学联席行政总裁、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院长栾琳介绍,相关应用正在展开,已实现可见光、红外线等监测,24小时不间断,半径在十公里,最大距离达到70公里。具体为,传感器等收集如环境监测等实时数据,归集至云端号,再通过云端号光纤传输到指挥中心。
 
  市民何时能够感受到云端号带来的好处?栾琳表示,希望越快越好,“我们刚完成展示,后续跟相关部门展开对接和应用,云端号属于创新产品,要经历它是什么,有怎么用途的过程,现在展示建立起来,下一步有助于所有大规模展开”。
 
  目前全市正在布局传感器,随着传感器的布局、各部门配合、平台间互联、设备增加,将在更大范围内增加云端号的商用价值。
 
  昨日,会议的另一个焦点是关于浮空器的民用问题。
 
  浮空器一般是指比重轻于空气的、依靠大气浮力升空的飞行器。除了军用外,大型民用浮空器还可以用于交通、运输、娱乐、赈灾、影视拍摄、科学实验等。
 
  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院长方东介绍,浮空器目前的现状仍然还是以军用为主,无论是国内外的浮空器还是以军用为主。民用浮空器目前主要局限在广告宣传、科学实验,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也没有成熟的一种商业模式。
 
  其中载人问题备受关注,尤其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兴登堡号事件后,关于飞艇载人话题虽然不断,但是并无太大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浮空器分会名誉主任甘晓华分析,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是等待技术成熟,第二是飞机产业发展迅猛,又快又安全,因此飞艇的商载被搁置。目前,在全球也有多家企业在尝试进行浮空器民用尝试,如像2014年谷歌副总裁搭载气球到4万米高空极限跳伞破世界记录。
 
  周飞透露,太空旅游大家都很想去做,也付出很多努力,光启也在做相关工作,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非常多,必须承认它的难度。光启2015年在新西兰放飞“旅行者号”,计划本月6日在新疆进行“旅行者”2号验证版,计划实现放飞、着落到回收全过程,并尝试搭载乌龟,从动力控制、新型能源系统等涉及13项关键技术的验证,一步一步推商载的目标。
 
  而与会的专家们也对浮空器的商载充满期待并抱有信心。甘晓华表示,这些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到浮空器、飞艇、气球它的用途,利用轻盈空气的气能产生浮力,节省动力,绿色环保,留驻时间长,均是飞机无法比拟的优势。
 
  另外,随着临近空间(距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开发,这一段空间飞机上不去,卫星也下不来,浮空器是非常合适的飞行器。“我认为浮空器,就像我们晚上看到的星星那么多,天上布满我们的浮空器,才是未来世界的绿色、环保”。甘晓华表示,他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去年底,光启科学研发的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平台“云端号”在东莞成功完成了全球商用首飞,引发国内外强烈反响,被认为是东莞航空航天产业踏出的第一步。
 
  “云端号”就是浮空器的代表。据了解,这个漂浮在空中50米高处外形酷似银色气球的浮空器,可以用于交通、运输、娱乐、赈灾、影视拍摄、科学实验等。在上半年举行的东莞马拉松赛事中,“云端号”就出色完成了现场实时监控任务,沿途温度、湿度、PM2.5、照度等实时环境数据一目了然。
 
  “相比传统、封闭的航空航天工业体系来讲,这是一个体系大开放,也是应用大开放。这是一个全球大趋势,无论旅游、娱乐、交通、救援、物流等等。”光启集团总裁、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认为,未来人们对空间的利用将会极大地增加,各种新型的飞行平台、浮空平台会在城市级、个人级、消费级、工业级、行业级进行多方面应用,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以更加商用化、个人化的方式推动对空间的利用。
 
  据介绍,光启的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平台“云端”号、临近空间商用平台“旅行者”号、混合动力飞行器太阳方舟等产品都可归入浮空器范畴。为验证临近空间载人旅游各项关键技术,“旅行者”2号验证版计划于11月初在新疆放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浮空器分会名誉主任甘晓华在会上表示,浮空器节省动力,留驻时间长,都是飞机所不能比拟的好处,环保、绿色的社会尤其需要浮空器。
 
  记者了解到,光启集团在进行全球化布局的过程中,把深度空间业务延伸到了东莞,在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东莞生态产业园区)创立了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云端”号在松山湖(生态园)完成了全球商用首飞之后,位于松山湖(生态园)的东莞空间科技城已经开始建设。
 
  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在成立一年多来已经引进空间和材料高科技人才131名,成功申请专利138项。去年12月,光启“云端”号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平台在松山湖完成了全球商务首飞;今年4月,光启科学中心奠基,正式拉开了建设东莞空间科技城序幕。
 
  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方东在大会报告中预期,浮空器的民用价值将会得到充分认识。浮空器体积庞大,可以长时间留空,可以长时间在空中定点,而且费效比低——在载重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浮空器的使用成本和卫星、飞机的使用成本相比,不是一个数量级。他表示,光启集团将不断致力于民用浮空器发展和创新,愿意成为民用浮空器领域里面的开拓者、创新者和梦想家。(来源:东莞阳光网综合 )
 
上一篇:今年“台博会”市民可现场体验VR游戏
下一篇:“双11”期间东莞日处理快件最高可破1400万件
返回首页